這篇文章將為大家詳細講解有關在數據庫中不考慮事務隔離性會怎樣,文章內容質量較高,因此小編分享給大家做個參考,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對相關知識有一定的了解。
在MySQL中如果不考慮事務的隔離性,會發生的問題如下:
指在一個事務處理過程里讀取了另一個未提交的事務中的數據。
當一個事務正在多次修改某個數據,而在這個事務中這多次的修改都還未提交,這時一個并發的事務來訪問該數據,就會造成兩個事務得到的數據不一致。
舉例:
用戶A向用戶B轉賬100元,對應SQL命令如下:
updateaccountsetmoney=money100wherename=’B’;(此時A通知B)
updateaccountsetmoney=money-100wherename=’A’;
當只執行第一條SQL時,A通知B查看賬戶,B發現確實錢已到賬(此時即發生了臟讀),而之后無論第二條SQL是否執行,只要該事務不提交,則所有操作都將回滾,那么當B以后再次查看賬戶時就會發現錢其實并沒有轉。
指在對于數據庫中的某個數據,一個事務范圍內多次查詢卻返回了不同的數據值,這是由于在查詢的時候,被另一個事務修改并提交了。
舉例:
事務T1在讀取某一數據,而事務T2立馬修改了這個數據并且提交事務給數據庫,事務T1再次讀取該數據就得到了不同的結果,發送了不可重復讀。
不可重復讀和臟讀的區別是,臟讀是某一事務讀取了另一個事務未提交的臟數據,而不可重復讀則是讀取了前一事務提交的數據。
在某些情況下,不可重復讀并不是問題,比如我們多次查詢某個數據當然以最后查詢得到的結果為主。但在另一些情況下就有可能發生問題,例如對于同一個數據A和B依次查詢就可能不同,A和B就可能打起來了。
比如火車票系統:同一時間可能有人買票,也有可能有人在退票,買票的讀取到的可能是前一段時間讀取到的數據,如果在這一段時間內有人退票或者買票,則用戶讀取到的數據就不準確,可能用戶在下單的時候就提示沒有票。再次查詢的時候數據不同。
幻讀是事務非獨立執行時發生的一種現象。
舉例:
事務T1對一個表中所有的行的某個數據項做了從“1”修改為“2”的操作,這時事務T2又對這個表中插入了一行數據項,而這個數據項的數值還是為“1”并且提交給數據庫。
而操作事務T1的用戶如果再查看剛剛修改的數據,會發現還有一行沒有修改,其實這行是從事務T2中添加的,就好像產生幻覺一樣,這就是發生了幻讀。
關于在數據庫中不考慮事務隔離性會怎樣就分享到這里了,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可以學到更多知識。如果覺得文章不錯,可以把它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