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內容主要講解“Linux系統tar命令大全”,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來看看。本文介紹的方法操作簡單快捷,實用性強。下面就讓小編來帶大家學習“Linux系統tar命令大全”吧!
Linuxtar命令用于備份文件。
tar是用來建立,還原備份文件的工具程序,它可以加入,解開備份文件內的文件。
tar[-ABcdgGhiklmMoOpPrRsStuUvwWxzZ][-b<區塊數目>][-C<目的目錄>][-f<備份文件>][-F
-A或--catenate新增文件到已存在的備份文件。
-b<區塊數目>或--blocking-factor=<區塊數目>設置每筆記錄的區塊數目,每個區塊大小為12Bytes。
-B或--read-full-records讀取數據時重設區塊大小。
-c或--create建立新的備份文件。
-C<目的目錄>或--directory=<目的目錄>切換到指定的目錄。
-d或--diff或--compare對比備份文件內和文件系統上的文件的差異。
-f<備份文件>或--file=<備份文件>指定備份文件。
-F
-g或--listed-incremental處理GNU格式的大量備份。
-G或--incremental處理舊的GNU格式的大量備份。
-h或--dereference不建立符號連接,直接復制該連接所指向的原始文件。
-i或--ignore-zeros忽略備份文件中的0Byte區塊,也就是EOF。
-k或--keep-old-files解開備份文件時,不覆蓋已有的文件。
-K<文件>或--starting-file=<文件>從指定的文件開始還原。
-l或--one-file-system復制的文件或目錄存放的文件系統,必須與tar指令執行時所處的文件系統相同,否則不予復制。
-L<媒體容量>或-tape-length=<媒體容量>設置存放每體的容量,單位以1024Bytes計算。
-m或--modification-time還原文件時,不變更文件的更改時間。
-M或--multi-volume在建立,還原備份文件或列出其中的內容時,采用多卷冊模式。
-N<日期格式>或--newer=<日期時間>只將較指定日期更新的文件保存到備份文件里。
-o或--old-archive或--portability將資料寫入備份文件時使用V7格式。
-O或--stdout把從備份文件里還原的文件輸出到標準輸出設備。
-p或--same-permissions用原來的文件權限還原文件。
-P或--absolute-names文件名使用絕對名稱,不移除文件名稱前的"/"號。
-r或--append新增文件到已存在的備份文件的結尾部分。
到此,相信大家對“Linux系統tar命令大全”有了更深的了解,不妨來實際操作一番吧!這里是億速云網站,更多相關內容可以進入相關頻道進行查詢,關注我們,繼續學習!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