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主要講解了“web前端有什么作用”,文中的講解內容簡單清晰,易于學習與理解,下面請大家跟著小編的思路慢慢深入,一起來研究和學習“web前端有什么作用”吧!
現在就來聊聊怎么實現前端監控。實現前端監控,第一步肯定是將我們要監控的事項(數據)給收集起來,再提交給后臺,最后進行數據分析。數據收集的豐富性和準確性會直接影響到我們做前端監控的質量,因為我們會以此為基礎,為產品的未來發展指引方向。
前端埋點作用
收集監控數據我們是通過前端埋點來實現的,目前常見的前端埋點方法有三種:手動埋點、可視化埋點和無埋點。
前端埋點方法
手動埋點
手動埋點,也叫代碼埋點,即純手動寫代碼,調用埋點SDK的函數,在需要埋點的業務邏輯功能位置調用接口,上報埋點數據,像友盟、百度統計等第三方數據統計服務商大都采用這種方案。
手動埋點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設置自定義屬性、自定義事件;所以當你需要深入下鉆,并精細化自定義分析時,比較適合使用手動埋點。
手動埋點的缺陷就是,項目工程量大,需要埋點的位置太多,而且需要產品開發運營之間相互反復溝通,容易出現手動差錯,如果錯誤,重新埋點的成本也很高。這會導致整個數據收集周期變的很長,收集成本變的很高,而且效率很低。因為手動埋點需要開發人員完成,所以每次有埋點更新,或者漏埋點,都需要重新走上線發布流程,更新成本也高,對線上系統穩定性也有一定危害。
可視化埋點
通過可視化交互的手段,代替上述的代碼埋點。將業務代碼和埋點代碼分離,提供一個可視化交互的頁面,輸入為業務代碼,通過這個可視化系統,可以在業務代碼中自定義的增加埋點事件等等,最后輸出的代碼耦合了業務代碼和埋點代碼。缺點就是可以埋點的控件有限,不能手動定制。
可視化埋點聽起來比較高大上,實際上跟代碼埋點還是區別不大。也就是用一個系統來實現手動插入代碼埋點的過程。比如國外比較早做可視化的是Mixpanel,國內較早支持可視化埋點的有TalkingData、諸葛IO,2017年騰訊的MTA也宣布支持可視化埋點;相比于手動埋點更新困難,埋點成本高的問題,可視化埋點優化了移動運營中數據采集的流程,能夠支持產品運營隨時調整埋點,無需再走發版流程,直接把配置結果推入到前端,數據采集流程更簡化,也更方便產品的迭代。
可視化埋點中多數基于Xpath的方案,XPath是一門在XML文檔中查找信息的語言,XPath可用來在XML文檔中對元素和屬性進行遍歷。
無埋點
無埋點則是前端自動采集全部事件,上報埋點數據,由后端來過濾和計算出有用的數據。優點是前端只要一次加載埋點腳本,缺點是流量和采集的數據過于龐大,服務器性能壓力山大。
采用無埋點技術的有主流的GrowingIO、神策。
感謝各位的閱讀,以上就是“web前端有什么作用”的內容了,經過本文的學習后,相信大家對web前端有什么作用這一問題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具體使用情況還需要大家實踐驗證。這里是億速云,小編將為大家推送更多相關知識點的文章,歡迎關注!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