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主要給大家帶來應該如何來管理mysql日志,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帶給大家實際用處,這也是我編輯應該如何來管理mysql日志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好了,廢話不多說,大家直接看下文吧。
錯誤日志:記錄mysql云服務器啟動,關閉以及運行錯誤等信息
二進制日志:已二進制文件的方式記錄數據庫中除select以外的所有操作(最重要的日志)
查詢日志:記錄查詢的信息
慢查詢日志:記錄執行時間超過指定時間的操作
中繼日志:備庫將主庫的日志復制到自己的中繼日志中(主從復制的時候用到)
通用日志:審計那個賬號,在哪個時間做了哪些事情
事務日志或稱redo日志:記錄innodb事務相關如事務執行時間,檢查點
啟用
Vim /etc/my.cnf //編輯mysql主配置文件
[mysqld]
Log-bin[=dir\[filename]] //添加這一行就可以了
Service mysqld restart //重啟mysq進程
Mysql > set sql_log_bin=0; //停止
Mysql > set sql_log_bin=0; //啟用 只針對當前會話
查看日志
查看全部:
#Mysqlbinlog mysql.000002
按時間查看
#Mysqlbinlog mysql.000002 --start-datetime=”2012-12-05 10:02:56”
#Mysqlbinlog mysql.000002 --stop-datetime=”2012-12-05 11:02:56”
#Mysqlbinlog mysql.000002 --start-datetime=”2012-12-05 10:02:56” --stop-datetime=”2012-12-05 11:02:56”
按字節數查看
#Mysqlbinlog mysql.000002 --start-position=260
#Mysqlbinlog mysql.000002 --stop-position=260
#Mysqlbinlog mysql.000002 --start-position=260 --stop-position=930
截斷bin-log (產生新的bin-log文件)兩種方法
1)重啟mysql云服務器
2)#mysql -uroot -p123-e ‘flush logs’
刪除bin-log文件
#mysql -uroot -p123 -e ‘reset master’
啟用
Vim /etc/my.cnf //編輯mysql主配置文件
[mysqld]
Log[=dir\[filename]] //添加這一行就可以了
Service mysqld restart //重啟mysq進程
啟用
Vim /etc/my.cnf //編輯mysql主配置文件
[mysqld]
Log-slow-queries[=dir\[filename]]
Long_query_time=n //添加這兩行就可以了
Service mysqld restart //重啟mysq進程
查看慢查詢日志
測試:benchmark(count,expr)
Select benchmark(5000000000,2*3); //執行5000000000次2*3
總結:mysql日志管理,二進制日志最為重要,使用它可以對數據庫基于時間點的恢復,同時二進制日志文件是mysql主從復制的關鍵
對于以上關于應該如何來管理mysql日志,大家是不是覺得非常有幫助。如果需要了解更多內容,請繼續關注我們的行業資訊,相信你會喜歡上這些內容的。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