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運用簡單易懂的例子給大家介紹如何整合并使用IDEA、Git和Gitlab,內容非常詳細,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參考借鑒,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Gitlab對內存的要求高,我的服務器Centos 7+2核心+2G內存,頻繁報502錯誤,訪問也很卡。原因可能是可用內存太少。
# free -m 查看可用內存
這里看到free不多了,解決辦法有擴內存或者使用虛擬內存,我們看一下如何使用虛擬內存。
1)、使用dd命令創建一個swap交換文件
dd if=/dev/zero of=/home/swap bs=1024 count=2048000
這樣就建立一個/home/swap的分區文件,大小為2G,可以自行倍增。
2)、制作為swap格式文件:
mkswap /home/swap
3)、再用swapon命令把這個文件分區掛載swap分區
swapon /home/swap
我們用free -m命令看一下,發現已經有交換分區了。
vi /etc/fstab
在文件末尾(最后一行)加上
/home/swap swap swap default 0 0
這樣就算重啟系統,swap分區還是有值。
使用SSH Key可以讓我們在對添加了key的項目進行pull、push等操作時不用頻繁輸入密碼。(SSH)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your name”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l=“your email”
ssh-keygen -t rsa -C “test@example.com”
然后Windows用戶可以在c:\Users\用戶名.ssh文件夾下看到生成的key
將生成的id_rsa.pub內容復制粘貼到key,Title一般不用填,會自動使用生成Key時填寫的郵箱。(克隆代碼倉庫時要使用SSH而不是HTTP)
度娘ε≡٩(๑>₃<)۶ 一心向學
選擇Git.exe路徑,點擊Test測試一下是否正常運行。
常用快捷鍵:
Add:++
Commit:+
Push:++
關于如何整合并使用IDEA、Git和Gitlab就分享到這里了,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可以學到更多知識。如果覺得文章不錯,可以把它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