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運用簡單易懂的例子給大家介紹JavaScript中如何檢測死循環,內容非常詳細,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參考借鑒,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前言
如果我們需要執行用戶寫的代碼,如和避免死循環?我們最近遇到了這個問題,因為寫錯代碼很常見,所以我們進行了一下嘗試。
首先我們需要使用iframe
這主要是安全考慮,我們需要一個sandbox環境來執行JavaScript,避免影響到整體。iframe的sandbox屬性可以用來禁止彈窗等等,非常有用。
地址可以選擇Blob url,不過blob url會持有當前web page的origin,如果用戶拷貝一些亂七八糟的代碼不小心執行的話,會有安全問題。所以最終決定用data URI。
iframe的執行仍然在同一個thread
iframe中執行了代碼,發生死循環的時候,瀏覽器還是死掉了,因為iframe和parent還是在同一個thread。也就是說,我們無法在parent中進行timeout檢測,因為檢測代碼在死循環發生時永遠不會被執行。
Web Worker可行但不支持DOM API
如果是純粹的JavaScript代碼,或許用web worker可以,但是我們需要DOM API,所以Web Worker也不在考慮范圍之中。
看來只能修改用戶代碼了
假設大多數死循環都是由while/for引起的,如果我們能插入一些代碼并在每一次循環中進行檢測,我們也許就可以根據某些條件提前終止循環。
比如這樣的代碼
function abc() { while (true) { console.log(Date.now()) } }
如果我們插入一個 __detectInfiniteLoop() 方法,并在while loop里面調用的話,就可以在loop 10000次的時候報錯終止執行。
let __count = 0 const __detectInfiniteLoop = () => { if (__count > 10000) { throw new Error('Infinite Loop detected') } __count += 1 } function abc() { while (true) { console.log(Date.now()) __detectInfiniteLoop() } }
操作AST在合適位置插入代碼
通過字符串匹配來編輯代碼細節太復雜容易出錯,我們可以用編輯AST的方式,實際上非常簡單。
用到babel的3個package。
首先 parse用戶的代碼為AST
import { parse } from '@babel/parser' const ast = parse(code)
然后我們準備一下需要插入的代碼。
代碼有兩部分,第一部分是function定義,實際上可以在頭部插入,所以字符串就夠了。第二部分是function的調用,這部分需要插入到AST中,所以也需要parse一下。
const prefix = ` let __count = 0 const __detectInfiniteLoop = () => { if (__count > 10000) { throw new Error('Infinite Loop detected') } __count += 1 } ` const detector = parse(`__detectInfiniteLoop()`)
接下來就找到 while/for/do..while 的位置,然后插入detector的調用。
import traverse from '@babel/traverse' traverse(ast, { ForStatement: function (path) { path.node.body.body.push(...detector.program.body) }, WhileStatement: function (path) { path.node.body.body.push(...detector.program.body) }, DoWhileStatement: function (path) { path.node.body.body.push(...detector.program.body) } })
AST修改好了,最后一步就是生成最終的代碼,然后放到iframe中執行。
import generate from '@babel/generator' const newCode = prefix + generate(ast).code
關于JavaScript中如何檢測死循環就分享到這里了,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可以學到更多知識。如果覺得文章不錯,可以把它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