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轉型做社交+電商模式呢?
第一:改變了經營思路,把推廣招商模式,改成社交電商模式,因為中間商現在都泥菩薩過河很難生存,在怎么招商推廣都是無用的。
了解更多E+新零售產業互聯網,可搜索公眾號“產業互聯網服務商”
就是依托社交媒體工具鏈接用戶,和用戶建立關系,比如通過微信個人號、公眾號、社群打造私域流量池,有了用戶以后就通過微信小程序作為交易平臺和商品載體,因為每個客戶基本媒體都在使用微信等社交媒體工具。
那么用戶的時間在哪!交易機會就在哪!所以通過微信獲客成本相對較低,在通過小程序做為平臺交易,一是成本低、二是好裂變!
第二:運用分享經濟思路把每一個參與者都變成銷售者,通過用戶為中心的流量入口帶來源源不斷的流量。
依托分享經濟通過微信生態打造社交電商模式,也意味著每個人都是流量入口都可以參與銷售,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微信做分享,不論是原來的銷售人員還是我們私域流量池的用戶,都可以通過社交+電商模式,運用用戶分享做推廣,用戶傳播做銷售,依托社交媒體工具鏈接用戶,通過小程序做交易變現,巧妙運用分享經濟思路,讓流量裂變倍增。
把原來做招商和推廣的費用,全部讓利給用戶,讓用戶他們宣傳產品。比如:A用戶在他們的小程序商城(自營式社交電商)購買了商品,就可以分享給B用戶,這個過程中,推廣者A從原來的消費者,變成了雙重身份“消費+銷售”。
本身用戶是產品的需求者,自己買的時候覺得好用品質可以,那么就可以通過微信、微博等分享給好友,只要有人購買就可以獲得分潤。100元的產品可以獲得15%左右的分潤。即便有一部分用戶不愿意分銷模式的分享,也可以通過拼團等方式傳播裂變。
第三:把原來公司+團隊的組織構架,改成平臺+個人
因為模式變了組織構建也要改變,把原來公司+團隊模式,打造成平臺+個人。公司作為平臺更多考慮的是平臺的資源整合和運維,物流發貨,售后服務,也就是說在用戶分享推廣前,平臺需要先做好運營、活動推廣,同時根據社交分享產生的銷量訂單,做倉儲運輸工作。
電商模式:讓用戶幫你賣貨,業績能夠翻10倍
因為有了社交分享,以及招募的分銷店主作為流量的來源,我們不在需要擔心流量問題,更多的是考慮平臺+個人的分配問題,也就是分潤比例。這個傳統經營思路最大的區別是,傳統公司是一個團隊一個老板在奮斗,而社交+電商模式,是所有參與者都在銷售,是無中心化的流量場景。
如果我們找10000個分銷店主和參與分享分銷的人員,那么就有10000個人幫我們賣貨,同時在通過社交裂變帶動更多的參與者和流量,因此社交+電商模式,要比傳統模式多出10倍業績也就不足為奇了。
了解更多E+新零售產業互聯網,可搜索公眾號“產業互聯網服務商”
原文:zsyncmall.com/html/xwzx/xydt/120.html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