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分享的是有關數據庫設計過程包括的主要階段有哪些,小編覺得挺實用的,因此分享給大家學習,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可以有所收獲,話不多說,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數據庫設計階段包括五個階段,分別是:需求分析階段、概念結構設計階段、邏輯結構設計階段、物理設計階段、數據庫實施階段、數據庫運行和維護階段。
獨立于數據庫管理系統的是:需求分析階段,概念設計階段,邏輯設計階段,物理設計階段。
依賴于數據庫管理系統的是:實施階段,運行和維護階段。
數據庫設計是建立數據庫及其應用系統的技術,是信息系統開發和建設中的核心技術。由于數據庫應用系統的復雜性,為了支持相關程序運行,數據庫設計就變得異常復雜。
因此最佳設計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只能是一種“反復探尋,逐步求精”的過程,也就是規劃和結構化數據庫中的數據對象以及這些數據對象之間關系的過程。
擴展資料:
形成過程
1、需求分析階段:綜合各個用戶的應用需求(數據流程圖(DFD)。
2、概念設計階段:形成獨立于機器特點,獨立于各個DBMS產品的概念模式(E-R圖)。
3、邏輯設計階段:首先將E-R圖轉換成具體的數據庫產品支持的數據模型,如關系模型,形成數據庫邏輯模式;然后根據用戶處理的要求、安全性的考慮,在基本表的基礎上再建立必要的視圖(View),形成數據的外模式。
4、物理設計階段:根據DBMS特點和處理的需要,進行物理存儲安排,建立索引,形成數據庫內模式。
以上就是數據庫設計過程包括的主要階段有哪些,小編相信有部分知識點可能是我們日常工作會見到或用到的。希望你能通過這篇文章學到更多知識。更多詳情敬請關注億速云行業資訊頻道。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