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為大家展示了計算機網絡OSI參考模型該如何理解,內容簡明扼要并且容易理解,絕對能使你眼前一亮,通過這篇文章的詳細介紹希望你能有所收獲。
網絡傳輸的過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因此應首先建立分層的思想。分層模型是一種用于開發網絡協議的的設計方法。而分層思想本質上講就是把節點間通信這個復雜問題分成若干個相對簡單的問題逐一解決每個問題對應一層。每一層實現一定的功能,相互協作即可實現數據通信這個復雜任務。
在我們使用網絡傳輸時,只能看到發送者和接收者兩個方面,而從發送者到接受者的中間過程并不是十分的了解。
上述圖片就是OSI參考模型分層示意圖,網絡傳輸共分為七層,每一層都有自己的功能作用,相互協作下完成數據的傳輸。 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每一層的作用和功能。
(1)物理層:建立、維護、斷開物理連接
從計算機的角度而言,物理層就相當于網線、網卡、光纖。
(2)數據鏈路層:建立邏輯連接、進行硬件地址尋址、差錯校驗等功能
這是一個像數據分裝,打包的過程,確認數據發送到正確的地址。
(3)網絡層:進行邏輯地址尋址,實現不同網絡之間的路徑選擇
這是一個選擇網絡傳輸路徑的過程,以確保數據傳輸的即時和有效
(4)傳輸層:定義傳輸數據的協議端口號,以及流量控制和差錯校驗
確定傳輸的數據從一個端口到另一個端口,保證數據傳輸位置的準確性
(5)會話層:建立、管理、中止回話
建立端口與端口之間的連接會話
(6)表示層:數據的表示、安全、壓縮
這是一個對數據進行翻譯、加密、壓縮的過程
(7)應用層:網絡服務與最終用戶的一個接口
可以理解為我們現在所使用的的一切APP
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屬于軟件層面;傳輸層、網絡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屬于網絡層面 。這樣解釋不太通俗易懂,用一個生活中每天都發生在為我們身邊的例子來解釋它,就很好理解。
數據的傳輸就像是快遞包裹的物流傳輸,所以我們可以用快遞的實例來理解數據的傳輸!
快遞包裹的物流是建立在四通八達的道路、載人載貨的汽車等一些基本的因素,這些因素正是物理層。當我們下單一件商品,快遞公司對我們商品的處理就是打包好并且貼上獨一無二的快遞單,確保你的快遞能安全的發送到你的手上,這就是數據鏈路層??爝f打包完成之后由貨車進行配送,而配送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選擇一條最優的路線,這就是網絡層的作用。當路徑選擇完成后,運貨的貨車會與你所在城市的快遞站點聯系,你的包裹將于何時到達離你最近的站點,從快遞公司到次快遞公司在你周邊設立的站點,就是一個端口到端口的連接,即時傳輸層。貨車去快遞站點所建立的聯系正是會話層所支持的。當快遞到了站點,你收到短信去拿快遞,如果是通過包裹的二維碼和條形碼去找你自己的包裹的話太費時費力,所以就需要給每一個包裹編號,讓你能一眼看懂意思就是表示層的作用。就這樣快遞就安全的送到你的手上了! 這樣一個快遞的過程就和我們的網絡數據傳輸的過程一樣,大家看完這個例子應該可以理解數據傳輸的過程。
所以,數據傳輸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我們采取分層的思想,簡化過程,更好的理解其中的意義。
上述內容就是計算機網絡OSI參考模型該如何理解,你們學到知識或技能了嗎?如果還想學到更多技能或者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歡迎關注億速云行業資訊頻道。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