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查看虛擬機列表 virsh list
[root@kvm ~]# virsh list
//正在運行的虛擬機,如果想查看所有加 –all

[root@kvm ~]# virsh list –all
·
(2) 查看虛擬機詳細信息[root@kvm ~]# virsh dominfo test1 (dominfo 域)

(3) 虛擬機的開關機
[root@kvm ~]# virsh start test1
//(開機)

驗證一下[root@kvm ~]# virsh list
[root@kvm ~]# virsh shutdown test01
//(關機溫柔的關機)

驗證一下[root@kvm ~]# virsh list –all
再次開啟一下查看id是否變化
[root@kvm ~]# virsh start test1
[root@kvm ~]# virsh list –all

[root@kvm ~]# virsh destroy test1
//(強制關機)類似于拔電源

(4) 導出配置
[root@kvm ~]# virsh dumpxml test1 > test1.xml
//目前到處位置是/root/
一個完整的kvm域,生成之后會有兩個文件。
1) 磁盤文件,在部署之處已經指定
2) Xml配置文件,默認在/etc/libvrit/qemu
刪除一下虛擬機的配置文件
[root@kvm kvm-vm]# rm -rf /etc/libvirt/qemu/test1.xml
[root@kvm ~]# virsh list –all

[root@kvm ~]# ls /kvm-vm/
刪除配置文件對磁盤文件不會有影響
(5) 刪除虛擬機
[root@kvm ~]# virsh start test1
//開啟虛擬機
[root@kvm ~]# virsh destroy test1
//強制關閉虛擬機

[root@kvm ~]# virsh undefine test1
//刪除與虛擬機關聯的所有文件

[root@kvm ~]# virsh list –all
[root@kvm ~]# ls /etc/libvirt/qemu/
(6) 根據備份的配置文件恢復虛擬機
[root@kvm ~]# virsh define test1.xml
//定義備份虛擬機的配置文件
[root@kvm ~]# virsh list –all

[root@kvm ~]# ls /etc/libvirt/qemu/ (查看一下配置文件是否存在)
(7)將域test01改名為bdqn01,并將其磁盤的名字改為bdqn01.raw,保證虛擬機能夠正常運行
1)將磁盤名稱修改并定義
85 virsh undefine test1
//刪除與虛擬機關聯的所有文件
86 ls /etc/libvirt/qemu

87 cd /kvm-vm/
88 mv test01.raw bdqn01.raw
//把磁盤名稱改為bdqn01.raw
91 virsh define test1.xml
//定義備份虛擬機的配置文件
94 virsh list --all
virsh start test1

2)修改配置文件(自帶語法檢查功能)
[root@kvm qemu]# virsh edit test1 (修改配置文件)
用edit修改完的文件和原來的不是同一個

如果修改了錯了,退出時會出現如下界面
y:進行改正 n:不進行改正 i:忽略 f:強制
[root@kvm qemu]# virsh start test1
//啟動虛擬機

[root@kvm qemu]# virsh list --all
3) 重命名(7.2之前不支持)
[root@kvm ~]# virsh destroy test1
//關閉虛擬機
[root@kvm qemu]# virsh domrename test1 bdqn01

[root@kvm qemu]# virsh list --all
(8),KVM域是由xml配置文件和磁盤文件組成的,那么是否可以通過復制這兩個文件的方式生成新的虛擬機,如果可以,定義一個新的虛擬機,名稱為:bdqn02
[root@kvm ~]# cd /kvm-vm/
//進入磁盤文件放置的目錄
[root@kvm kvm-vm]# cp bdqn01.raw bdqn02.raw
//復制一個磁盤
[root@kvm kvm-vm]# cd /etc/libvirt/qemu/
//進入配置文件的目錄
[root@kvm qemu]# cp bdqn01.xml bdqn02.xml
//復制一個配置文件
[root@kvm qemu]# vim bdqn02.xml
//修改配置文件


[root@kvm qemu]# virsh define bdqn02.xml
//定義虛擬機的配置文件

[root@kvm qemu]# virsh list –all
(9)KVM域是否能夠ping的通外圍,如果實現ping通外圍。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stop NetworkManager
//停止此服務
[root@localhost ~]# virsh iface-bridge ens33 br0
//執行此命令時,若提示以下信息,不用在意,因為其已經存在了使用附加設備 br0 生成橋接 ens33 失敗
[root@localhost ~]# ls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 grep br0
#確定有此文件就行

[root@localhost ~]# virsh destroy bdqn02
//關閉虛擬機
[root@localhost ~]# virsh edit bdqn02
//編輯虛擬機的配置文件,定位到interface
<interface type='bridge'> #將此處改為bridge
<mac address='52:54:00:a9:cc:5f'/> #刪除Mac地址這行
<source bridge='br0'/> #將此處更改為這樣
#保存退出即可
至此就配置完成了,運行虛擬機,更改其網卡配置文件,注意:虛擬機中配置的網關和kvm宿主機是一樣的,它們現在處于同一個網段,虛擬機的網卡配置文件如下:
[root@localhost ~]#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設置網絡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重啟網絡
可以看到已經成功了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