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主要介紹關于linux下MongoDB的詳細使用方法,文中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感興趣的小伙伴們一定要看完!
1、 創建數據庫
語法
use DATABASE_NAME
創建一個 user_data 的數據庫,使用 db 命令查看
> use user_data switched to db user_data > db user_data >
查看所有數據庫使用show dbs
> show dbs admin 0.000GB config 0.000GB local 0.000GB test 0.000GB
可以看到,剛創建的數據庫 user_data 并不在數據庫的列表中, 要顯示它,我們需要向 user_data 數據庫插入一些數據。
> db.user_data.insert({"name":"關注公眾號,小羅技術筆記,專注于開發技術的研究與知識分享"}) WriteResult({ "nInserted" : 1 }) > show dbs admin 0.000GB config 0.000GB local 0.000GB user_data 0.000GB test 0.000GB
MongoDB 中默認的數據庫為 test,如果你沒有創建新的數據庫,集合將存放在 test 數據庫中。
2、 刪除數據庫
語法
db.dropDatabase()
以下操作會把user_data數據刪除
查看所有數據庫
> show dbs admin 0.000GB config 0.000GB local 0.000GB user_data 0.000GB test 0.000GB
切換到user_data數據庫
> use user_data switched to db user_data
使用db.dropDatabase() 刪除數據庫
> db.dropDatabase() { "dropped" : "user_data", "ok" : 1 }
看到已經刪除了
> show dbs admin 0.000GB config 0.000GB local 0.000GB test 0.000GB
3、 刪除文檔
remove()函數是用來移除集合中的數據。
數據更新可以使用update()函數。在執行remove()函數前先執行find()命令來判斷執行的條件是否正確,這是一個比較好的習慣。
remove() 方法已經過時了,現在官方推薦使用 deleteOne() 和 deleteMany() 方法。
如刪除集合下全部文檔:
> db.col.deleteMany({}) { "acknowledged" : true, "deletedCount" : 2 } > db.col.find()
刪除 title 等于 “技術筆記” 的全部文檔:
> db.collection.deleteMany({ title : "技術筆記"}) { "acknowledged" : true, "deletedCount" : 2 } > > db.collection.find() { "_id" : ObjectId("5a69f188ec3046ee8ae54dc0"), "description" : "技術筆記,專注于開發技術的研究與知識分享" }
刪除 weixin 等于 “技術筆記” 的一個文檔:
> db.col.insert({weixin:"技術筆記"}) WriteResult({ "nInserted" : 1 }) > db.col.find() { "_id" : ObjectId("5a69f5a0ec3046ee8ae54dc1"), "weixin" : "技術筆記" } > db.col.deleteOne({weixin:"技術筆記"}) { "acknowledged" : true, "deletedCount" : 1 } > db.col.find()
以上是關于linux下MongoDB的詳細使用方法的所有內容,感謝各位的閱讀!希望分享的內容對大家有幫助,更多相關知識,歡迎關注億速云行業資訊頻道!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