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基于JS如何實現web端錄音與播放功能,具有一定借鑒價值,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下,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之后大有收獲,下面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JS是JavaScript的簡稱,它是一種直譯式的腳本語言,其解釋器被稱為JavaScript引擎,是瀏覽器的一部分,主要用于web的開發,可以給網站添加各種各樣的動態效果,讓網頁更加美觀。
getUserMedia在非localhost和127的情況下,需要開啟https,由于騰訊云的沒備案,demo就不放了,可以自行獲取代碼并啟動測試。
實現方式
實現原理的話,主要是以下三點,
利用webrtc的getUserMedia方法獲取設備音頻輸入,使用audioprocess得到音頻流(pcm流,范圍-1到1)。
轉碼,利用前端中的ArrayBuffer等二進制操作按采樣位數處理流信息。
使用decodeAudioData轉碼arraybuffer到audioBuffer并播放(小文件,大文件使用audio)。
使用方式
script方式
直接引入dist下的recorder.js即可
let recorder = new Recorder();
npm方式
安裝:
npm i js-audio-recorder
調用:
import Recorder from 'js-audio-recorder'; let recorder = new Recorder();
API
基本方法
// 開始錄音
recorder.start();
// 暫停錄音
recorder.pause();
// 繼續錄音
recorder.resume()
// 結束錄音
recorder.stop();
// 錄音播放
recorder.play();
// 銷毀錄音實例,釋放資源,fn為回調函數,
recorder.destroy(fn);
recorder = null;
下載功能
// 下載pcm文件
recorder.downloadPCM();
// 下載wav文件
recorder.downloadWAV();
// 重命名pcm文件,wav也支持
recorder.downloadPCM('重命名');
獲取錄音時長
// 回調持續輸出時長
recorder.onprocess = function(duration) {
console.log(duration);
}
// 手動獲取錄音時長
console.log(recorder.duration);默認配置
sampleBits,采樣位數,默認是16
sampleRate,采樣頻率,瀏覽器默認的,我的chrome是48000
numChannels,聲道數,默認是1
傳入參數
new Recorder時支持傳入參數,
{
sampleBits: 16, // 采樣位數,范圍8或16
sampleRate: 16000, // 采樣率,范圍11025、16000、22050、24000、44100、48000
numChannels: 1, // 聲道,范圍1或2
}注意
使用127.0.0.1或localhost嘗試,因為getUserMedia在高版本的chrome下需要使用https。
感謝你能夠認真閱讀完這篇文章,希望小編分享的“基于JS如何實現web端錄音與播放功能”這篇文章對大家有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億速云,關注億速云行業資訊頻道,更多相關知識等著你來學習!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