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rsync服務
1.1備份服務的作用
將數據服務器里的數據統一存儲備份到一臺服務器
1.2.rsync——服務的安裝部署
rsync的部署過程為服務端和客戶端
1.2.1.服務端部署
第一個歷程:安裝軟件程序
Yum install -y rsync
第二個歷程:編寫配置文件
vim /etc/rsyncd.conf
第三個歷程:創建虛擬用戶信息
Useradd -M -s /sbin/nologin rsync
第四個歷程:創建密碼文件
echo "rsync_backup:oldboy123" >/etc/rsync.password
chmod 600 /etc/rsync.password
第五個歷程:創建備份數據目錄
Mkdir /backup -p
Chown rsync.rsync /backup/ ——ps:修改目錄屬主和屬組將屬主和屬組的名稱映射與虛擬用戶相同
第六個歷程:啟動服務程序
Systemctl start rsyncd
Systemctl enable rsyncd
1.2.2.客戶端部署
第一個歷程:進行備份數據測試
rsync -avz /etc/hosts rsync_backup@172.16.1.41::backup
第二個歷程:實現免交互備份數據
echo oldboy123 >/etc/rsync.password
chmod 600 /etc/rsync.password
rsync -avz /oldboy/ rsync_backup@172.16.1.41::backup --password-file=/etc/rsync.password
2.全網備份
2.1.全網備份的作用
此項目可以將web服務器與存儲服務器的數據,以編寫腳本的方式將數據文件和目錄統一備份到備份服務器,然后以法郵件的方式提醒用戶
2.2.全網備份部署過程
2.2.1.服務端部署
#!/bin/bash
# 01: 驗證備份數據完整性
find /backup/ -type f -name "finger.txt"|xargs md5sum -c >/tmp/check_finger.txt
# 02: 將指紋文件驗證結果發送給運維人員
mail -s "$(date +%F) data check" 330882721@qq.com </tmp/check_finger.txt
# 03: 刪除歷史備份數據(180天前)
find /backup -type f -mtime +180 ! -name "*星期1.tar.gz" -delete
2.2.2.客戶端部署
#!/bin/bash
IP_info=$(hostname -i)
# 01. 創建備份目錄
mkdir -p /backup/$IP_info/
# 02. 備份數據信息(壓縮備份)
echo oldboy66 >/etc/sysconfig/iptables
tar zchPf /backup/$IP_info/system_data_$(date +%F_星期%w).tar.gz /var/spool/cron/root /etc/rc.local /server/scripts /etc/sysconfig/iptables
# 03. 生成指紋文件信息
find /backup/$IP_info/ -type f -mmin -15|xargs md5sum >/backup/$IP_info/finger.txt
# 04. 將數據文件進行備份傳輸
rsync -az /backup/$IP_info/ rsync_backup@172.16.1.41::backup/$IP_info/ --password-file=/etc/rsync.password
# 05. 刪除7天以前備份數據信息
find /backup -type f -mtime +7 -delete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