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這次要給大家分享的是詳解nginx如何設置瀏覽器協商緩存,文章內容豐富,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來了解一下,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之后能夠有所收獲。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基于nginx設置瀏覽器協商緩存過程詳解,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強緩存與協商緩存的區別
強緩存:瀏覽器不與服務端協商直接取瀏覽器緩存
協商緩存:瀏覽器會先向服務器確認資源的有效性后才決定是從緩存中取資源還是重新獲取資源
協商緩存運作原理
現在有一個這樣的業務情景:后端的靜態資源會不定時地發生更新,而因為瀏覽器默認使用強緩存,會默認從瀏覽器緩存中取到過時的資源。
現在我們希望瀏覽器每次獲取資源的時候都向后端確認資源是否更新,就要設置瀏覽器使用協商緩存
那么后端如何判斷資源是否更新了呢?這時就要用到Etag和Last-Modified兩項響應頭。
每次收到一個靜態資源的請求時,后端都將資源的最后修改時間(Last-Modified)、根據資源內容計算出來的Etag放在響應頭給前端。
前端收到響應后將這兩項緩存起來,然后在下次請求同樣資源的時候,將這兩項的內容放到If-Modified-Since和If-None-Match這兩項請求頭中。
服務端收到這兩項后,會與資源當前生成的Etag和Last-Modified做比較,如果兩者都一致,說明資源沒有更新,服務端會返回304空響應;否則,說明資源有更新,服務端會將完整的資源內容返回
實現
那么如何實現這樣一個復雜的過程呢?其實很簡單,只要使用nginx作為靜態資源的服務器,再在響應頭加上Cache-Control:no-cache就可以了。
下面來分步驟實現一下
1. 使用nginx作為靜態資源的服務器
在nginx的配置中,將對靜態資源的請求映射到資源的磁盤路徑上
http { server { listen 80; ... location /picture/ { alias D:/luozixi/tcp_test/picture/; # alias是重定義路徑 # 比如訪問127.0.0.1/picture/1_new.gif,則會映射為訪問D:/luozixi/tcp_test/picture/1_new.gif # web應用根本不會收到請求,picture的請求都被nginx處理了 # alias是替換,root是拼接 autoindex on; # 訪問127.0.0.1/picture/,會得到目錄的索引界面 } } }
2. 重新加載nginx配置
nginx -s reload
3. 此時,請求靜態資源的時候nginx會自動在response頭中加上Etag和Last-Modified兩項
4. 但是這時發現,如果不配置Cache-Contrl: no-cache,瀏覽器在下次請求這個資源的時候不會將請求發向后端,而是直接從緩存中獲取資源
5. 在nginx中配置
location /picture/ { add_header Cache-Control no-cache; alias D:/luozixi/tcp_test/picture/; }
6.清除瀏覽器緩存后第一次發起請求,會得到一個正常的200 Response,而且響應頭里已經有了Cache-Control: no-cache,表示使用協商緩存
7.再次發起請求后,會發現請求頭已經帶上了If-Modified-Since和If-None-Match兩項
8.服務端(nginx)收到這兩項后,會與資源當前生成的Etag和Last-Modified做比較,如果兩者都一致,說明資源沒有更新,服務端會返回304空響應;否則,說明資源有更新,服務端會將完整的資源內容返回
另外,服務器驗證If-Modified-Since的方式只是簡單的字符串比較,即使資源的Last-Modified比If-Modified-Since要早,服務端仍認為資源有更新
9.瀏覽器在收到304響應后,會從瀏覽器緩存中取資源。因此速度非常塊
no-cache與no-store的區別
no-cache表示不緩存過期資源,緩存會向服務器進行有效處理確認之后處理資源
而no-store才是真正的不進行緩存。
看完這篇關于詳解nginx如何設置瀏覽器協商緩存的文章,如果覺得文章內容寫得不錯的話,可以把它分享出去給更多人看到。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