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溫馨提示×

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密碼登錄×
登錄注冊×
其他方式登錄
點擊 登錄注冊 即表示同意《億速云用戶服務條款》

Django QuerySet查詢集原理分析

發布時間:2020-06-23 10:32:09 來源:億速云 閱讀:242 作者:清晨 欄目:開發技術

這篇文章將為大家詳細講解有關Django QuerySet查詢集原理分析,小編覺得挺實用的,因此分享給大家做個參考,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可以有所收獲。

一 概念

Django的ORM中存在查詢集的概念。

查詢集,也稱查詢結果集、QuerySet,表示從數據庫中獲取的對象集合。

當調用如下過濾器方法時,Django會返回查詢集(而不是簡單的列表):

  • all():返回所有數據。
  • filter():返回滿足條件的數據。
  • exclude():返回滿足條件之外的數據。
  • order_by():對結果進行排序。
     

對查詢集可以再次調用過濾器進行過濾,也就意味著查詢集可以含有零個、一個或多個過濾器。過濾器基于所給的參數限制查詢的結果。

從SQL的角度講,查詢集與select語句等價,過濾器像where、limit、order by子句。

二 兩大特性

1)惰性執行

  創建查詢集不會訪問數據庫,直到調用數據時,才會訪問數據庫,調用數據的情況包括迭代、序列化、與if合用

  例如,當執行如下語句時,并未進行數據庫查詢,只是創建了一個查詢集qs

# 查詢BookInfo模型類中的所有數據
qs = BookInfo.objects.all() 
# 繼續執行遍歷迭代操作后,才真正的進行了數據庫的查詢
for book in qs:
  print(book.btitle)

2)緩存

  使用同一個查詢集,第一次使用時會發生數據庫的查詢,然后Django會把結果緩存下來,再次使用這個查詢集時會使用緩存的數據,減少了數據庫的查詢次數。

  情況一:如下是兩個查詢集,無法重用緩存,每次查詢都會與數據庫進行一次交互,增加了數據庫的負載。

from booktest.models import BookInfo
# 每個列表內都為一個獨立的查詢集,兩次查詢集之間如果有數據插入,可能數據集會不同
[book.id for book in BookInfo.objects.all()]

[book.id for book in BookInfo.objects.all()]

  情況二:經過存儲后,可以重用查詢集,第二次使用緩存中的數據。

# 首先獲得一個查詢集
qs=BookInfo.objects.all()

# 第一次讀取數據,會查詢數據庫,然后增加緩存
[book.id for book in qs]
# 第二次讀取數據,直接查詢緩存
[book.id for book in qs]

3)何時查詢集不會被緩存?

  查詢集不會永遠緩存它們的結果。當只對查詢集的部分進行求值時會檢查緩存, 如果這個部分不在緩存中,那么接下來查詢返回的記錄都將不會被緩存。所以,這意味著使用切片或索引來限制查詢集將不會填充緩存。

  情況一:重復獲取查詢集對象中一個特定的索引將每次都查詢數據庫:

queryset = BookInfo.objects.all()

queryset[5] # 查詢數據庫
queryset[5] # 再一次查詢數據庫

  情況二:如果已經對全部查詢集求值過,則將檢查緩存:  

# 獲取查詢集
queryset = BookInfo.objects.all()
[entry for entry in queryset] # 查詢數據庫
print queryset[5] # 使用緩存 
print queryset[5] # 使用緩存 

   情況三:下面是一些其它例子,它們會使得全部的查詢集被求值并填充到緩存中:

# 獲取查詢集
queryset = BookInfo.objects.all()
[entry for entry in queryset]
bool(queryset)
entry in queryset
list(queryset)

  注:簡單地打印查詢集不會填充緩存?! ?/p>

queryResult=models.Article.objects.all()
print(queryResult) # 查詢數據庫
print(queryResult) # 查詢數據庫 

三 限制查詢集

  1)、可以對查詢集進行取下標或切片操作,等同于sql中的limit和offset子句。

注意:不支持負數索引。
  對查詢集進行切片后返回一個新的查詢集,不會立即執行查詢。

  如果獲取一個對象,直接使用[0],等同于[0:1].get(),但是如果沒有數據,[0]引發IndexError異常,[0:1].get()如果沒有數據引發DoesNotExist異常。

  示例:獲取第1、2項,運行查看。

qs = BookInfo.objects.all()[0:2]

  2)、exists()方法:判斷某一個查詢集中是否有數據:

  簡單的使用if語句進行判斷也會完全執行整個queryset并且把數據放入cache,雖然你并不需要這些 數據!為了避免這個,可以用exists()方法,判斷查詢集中是否有數據,如果有則返回True,沒有則返回False。

if queryResult.exists():
#SELECT (1) AS "a" FROM "blog_article" LIMIT 1; args=()
print("exists...")

  3)、terator()方法: 來獲取數據,處理完數據就將其丟棄。

  當queryset非常巨大時,cache會成為問題。

  處理成千上萬的記錄時,將它們一次裝入內存是很浪費的。更糟糕的是,巨大的queryset可能會鎖住系統 進程,讓你的程序瀕臨崩潰。要避免在遍歷數據的同時產生queryset cache,可以使用iterator()方法 來獲取數據,處理完數據就將其丟棄。

objs = BookInfo.objects.all().iterator()
# iterator()可以一次只從數據庫獲取少量數據,這樣可以節省內存
for obj in objs:
  print(obj.title)
#BUT,再次遍歷沒有打印,因為迭代器已經在上一次遍歷(next)到最后一次了,沒得遍歷了
for obj in objs:
  print(obj.title)

  注:(1) 使用iterator()方法來防止生成cache,意味著遍歷同一個queryset時會重復執行查詢。所以使 #用iterator()的時候要當心,確保你的代碼在操作一個大的queryset時沒有重復執行查詢。

    (2) queryset的cache是用于減少程序對數據庫的查詢,在通常的使用下會保證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會查詢數據庫。 使用exists()和iterator()方法可以優化程序對內存的使用。不過,由于它們并不會生成queryset cache,可能 會造成額外的數據庫查詢。

關于Django QuerySet查詢集原理分析就分享到這里了,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可以學到更多知識。如果覺得文章不錯,可以把它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

向AI問一下細節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I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_中文无码日韩欧免_久久香蕉精品视频_欧美主播一区二区三区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