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元素皆為框(盒子),定義了元素框處理元素內容,內邊距,外邊距以及邊框的計算方式。
圍繞在元素邊框外的空白距離(元素與元素之間的距離)
語法:margin,定義4個方向的外邊距
(1)取值:以px為單位, %占父級元素寬度的%比
正數:margin-left 元素向右移動,margin-top元素向下移動
負數:就是相反方向
取值 auto:自動計算塊級元素的外邊距,對于上下外邊距無效,塊級元素水平居中
margin:value ;定義4個方向的值
margin:v1 v2; v1設置上下,v2設置左右
margin:0 auto:設置塊級元素水平居中
margin:v1 v2 v3;v1設置上,v2設置左右,v3設置下
margin:v1 v2 v3 v4;上右下左
h2~h7、p、body、ol、ul、dl、pre
一般在開發的時候需要重置具有外邊距的元素
方案一:*{margin:0;padding:0}
方案二:參考淘寶
當兩個垂直外邊距相遇時,他們將合并成一個,最終的距離取決于兩個邊距中較大的
行內元素垂直外邊距無效(img)除外
同一行中,一個行內塊設置了垂直邊距,同行其他行內會跟著變化
在特殊條件下,為子元素設置上外邊距,會作用到父元素
特殊條件:
1.父元素上邊框
2.為第一個子元素設置上外邊框,任何一個 都會造成外邊框溢出
解決方法:
為父元素添加邊框,弊端:影響了父元素的實際高度
為父元素添加內邊距,弊端 了父元素的實際高度
在父元素的 第一個子元素位置,添加一個空的table
不會影響其他元素,但是會影響自己的占地尺寸,視覺上感覺大小發生變化
語法:
padding:value ;設置4個方向的內邊距
padding:v1 v2;v1設置上下,v2設置左右
padding:v1 v2 v3;v1設置上,v2設置左右,v3設置下
padding:v1 v2 v3 v4;設置上右下左
單方向設置:padding-top/right/bottom/left
box-sizing:content-box;默認值,盒子模型計算,div設置的width,height為content的大小
<style>
#d1{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margin: 10px;
padding: 10px;
border: 10px solid black;
box-sizing: content-box;
}
</style>
</head>
<body>
<div id="d1"></div>
</body>
專門建立的學習Q-q-u-n ⑦⑧④-⑦⑧③-零①② 分享學習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小細節,不停更新最新的教程和學習技巧(從零基礎開始到前端項目實戰教程,學習工具,全棧開發學習路線以及規劃)
box-sizing:boder-box;div設置的width,height為border外邊距的大小
<style>
#d1{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margin: 10px;
padding: 10px;
border: 10px solid black;
box-sizing: border-box;
}
</style>
</head>
<body>
<div id="d1"></div>
</body>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