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溫馨提示×

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密碼登錄×
登錄注冊×
其他方式登錄
點擊 登錄注冊 即表示同意《億速云用戶服務條款》

網絡協議之路由協議是什么

發布時間:2020-12-07 14:12:47 來源:億速云 閱讀:213 作者:小新 欄目:web開發

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網絡協議之路由協議是什么,相信大部分人都還不怎么了解,因此分享這篇文章給大家參考一下,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大有收獲,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前面例子中,我們都是在一個局域網內折騰。今天就讓我們擴大范圍,在多個局域網甚至到廣闊的互聯網世界中遨游,看看這中間會發生什么。

這個過程中,跨網關訪問是我們要了解的第一個內容。

跨網關訪問

當我們要了解跨網關訪問時,就牽扯到 MAC 地址和 IP 地址的變化,因此,我們先來看下 MAC 頭和 IP 頭的細節。

MAC 頭和IP 頭的細節

網絡協議之路由協議是什么

如圖,在 MAC 頭里,先是目標 MAC 地址,然后是源 MAC 地址,最后是協議類型。

在 IP 頭里,最重要的就是源 IP 地址和目標 IP 地址。除此之外,還有版本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IPv4 和 IPv6、服務類型 TOS(表示數據包優先級)、TTL(數據包生存周期)以及標識協議(TCP 和 UDP)

當我們訪問博客園時,經過的第一個網關應該就是我們配置的默認網關。當本機訪問默認網關時,還是走局域網內部訪問的步驟:

  1. 將源地址和目標 IP 地址放入 IP 頭;

  2. 通過 ARP 協議獲得網關的 MAC 地址;

  3. 將源 MAC 地址和網關的 MAC 地址放入 MAC 頭中,發送給網關。

而我們的網關,一般就是指家里的路由器,是一個三層轉發的設備。它會把 MAC 頭和 IP 頭都取下來,然后根據里面的內容,看看接下來把數據包轉發到哪里。

很多情況下,人們把網關叫做路由器。其實并不準備,用這個比喻應該更為恰當些:

路由器是一臺設備,它有五個網口或者網卡,相當于有五只手,分別連著五個局域網。每只手的 IP 地址都和局域網的 IP 地址有著相同的網段,每只手都是它握住的那個局域網的網關。

任何一個想發往其他局域網的包,都會到達其中一只手,被拿進來,拿下 MAC 頭和 IP 頭,然后根據自己的路由算法,選擇另一只手,加上 IP 頭和 MAC 頭,然后扔出去。

注意,在上面這個過程中,有出現路由算法。接下來,我們就來認識下它。

路由算法

路由算法,又名選路算法,是提高路由協議功能,盡量減少路由時所帶來的開銷的算法。

路由算法可以根據多個特性來加以區分,找到到達目的地的最佳路由。

路由算法的區分點有很多,有

  • 靜態與動態

  • 單路徑與多路徑

  • 平坦與分層

  • 主機智能與路由器智能

  • 域內與域間

  • 鏈接狀態與距離向量

????這里主要介紹靜態與動態路由算法。

靜態路由

????靜態路由算法,實質上是由網關配置好的映射表。

????我們家里的路由器,可能會有這樣的路由配置

訪問博客園,從 2 號口出去,下一跳是 IP2;
訪問百度,從 3 號口出去,下一跳是 IP3。

????類似上述這樣的規則就是靜態路由,按照一定的語法保存在路由器里。

????每當要選擇從哪個口拋出去的時候,就一條一條的匹配規則,找到符合的規則,就按規則辦事,從指定口拋出去,找下一跳 IP。

過網關的“變”與“不變”

????之前我們了解到,MAC 地址是一個局域網內才有效的地址。因此,MAC 地址只要過網關,就肯定會改變。而 IP 地址在過網關后 ,就不一定會改變了。

????經過網關 A 后,如果IP 地址沒有改變,那 A 就是轉發網關,否則,就是NAT網關。

轉發網關

網絡協議之路由協議是什么

????如上圖,服務器 A 要訪問服務器 B,要經過過程:

1)服務器 A 到 網關 A

  1. 檢查 B 的網段,發現不在同一個網段,因此發給網關

  2. 由于網關的 IP 地址是已經配置好了,因此發送 ARP 獲取網關的 MAC 地址

  3. 發送包

而最后發送包的內容主要有:

  • 源 MAC:服務器 A 的 MAC

  • 模板 MAC:192.168.1.1 網關的 MAC

  • 源 IP:192.168.1.101

  • 目標 IP:192.168.4.101

????數據包到達 192.168.1.1 這個網口后,網口發現 MAC 地址是它的,就將包收進來,然后開始“思考”往哪里轉發。

????這時候,路由器 A 中配置了規則 A1:

要訪問 192.168.4.0/24,就從 192.168.56.1 這個網口出去,下一跳是 192.168.56.2

2)網關 A 到 網關 B

????于是,路由器 A 匹配了 A1,要從 192.168.56.1 這個口發出去,發給 192.168.56.2。于是,又開始了這個過程:

  1. 檢查 B 的網段,發現在同一個網段, ARP 獲取 MAC 地址

  2. 發送包

數據包的內容是:

  • 源 MAC:192.168.56.1 的 MAC

  • 模板 MAC:192.168.56.2 的 MAC

  • 源 IP:192.168.1.101

  • 目標 IP:192.168.4.101

????數據包到達 192 .168.56.2 網口,網口發現 MAC 地址是它的,就將包收進來,然后去檢查路由規則。

????路由器 B 配置以下規則 B1:

想訪問 192.168.4.0/24,就從 192.168.4.1

????而路由器 B 發現,它的右網口就是目標地址網段的,因此就沒有下一跳了。

3)網關 B 到 服務器 B

路由器 B 匹配上 B1。從 192.168.4.1 出口,發給 192.168.4.101。數據包內容:

  • 源 MAC:192.168.4.1 的 MAC

  • 模板 MAC:192.168.4.101 的 MAC

  • 源 IP:192.168.1.101

  • 目標 IP:192.168.4.101

????服務器 B 收到數據包,發現 MAC 地址是它的,就把包收進來。

????通過上面的過程可以看出,每到一個新的局域網, MAC 地址都是要變的,而 IP 地址則都不變。在 IP 頭里面,不會保存任何網關的 IP 地址。

????而我們說的下一跳,就是某個 IP 要將這個 IP 地址轉換為 MAC 放入 MAC 頭。

NAT 網關

????NAT 網關,也就是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網絡協議之路由協議是什么

????由于各個局域網都有各自的網段,很容易出現 IP 沖突的情況。如上圖,美國服務器 A 的 IP 地址和 法國服務器 B 的 IP 地址都是 192.168.1.101/24,從 IP 上看,好像是自己訪問自己,但實際上從美國的 192.168.1.101 訪問法國的 192.168.1.101。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既然局域網之間沒有商量好 IP 分配,各管各的,那到國際上,也就是中間的局域網里面,就需要使用另外的地址,就像出國后,我們要改用護照一樣。

????首先,目標服務器 B 在國際上要有一個國際的身份,我們給它一個 190.168.56.2.在網關 B 上,我們記下來,國際身份 192.168.56.2 對應國內身份 192.168.1.101.凡是要訪問 192.168.56.2 的,網關都要轉成 192.168.1.101。

????于是,源服務器 A 要訪問目標服務器 B,目標地址就變成國際 IP 地址 192.168.56.2。過程如下:

1)源服務器 A 發數據包到網關 A

  1. 檢查服務器 B IP,不在同一網段

  2. ARP 獲取網關 MAC 地址

  3. 發送包

數據包的內容是這樣的:

  • 源 MAC:服務器 A 的 MAC

  • 目標 MAC:192.168.1.1 這個網口的 MAC

  • 源 IP:192.168.1.101

  • 目標 IP:192.168.56.2

????路由器 A 中 192.168.1.1 這個網口收到數據包后,檢查 MAC 地址一致,將包收進來。

????在路由器 A 中配置了規則:

想訪問 192.168.56.2/24,就從 192.168.56.1 網口發出去,發給 192.168.56.2,沒有下一跳。

????由于路由器的右網口(192.168.56.1) IP 地址和目標 IP 地址在同一網段,因此沒有下一跳。

2)網關 A 到網關 B
當網絡包發送到中間的局域網時,服務器 A 也需要有個國際身份。因此,源 IP 地址 192.168.1.101 要改成 192.168.56.1,所以數據包的內容是:

  • 源 MAC:192.168.56.1 的 MAC

  • 目標 MAC:192.168.56.2 的 MAC

  • 源 IP:192.168.56.1

  • 目標 IP:192.168.56.2

????包到達 192.168.56.2 這個網口后,發現 MAC 一致,就將包收進來。

????而路由器 B 是 NAT 網關,它上面配置了,國際身份 192.168.56.2 對應國內的 192.168.1.101,于是目標地址改為 192.168.1.101。

????同樣的,路由器 B 中配置了規則:

想訪問 192.168.1.101,就從 192.168.1.1 網口出去,沒有下一跳。

????于是,數據包就從 192.168.1.1 這個網口發給 192.168.1.101。

3)網關 B 到服務器 B
數據包從 192.168.1.1 網口發出后,同樣經過這些步驟:

  1. 檢查服務器 B 的 IP,在同一網段

  2. ARP 獲取服務器 B 的 MAC 地址

  3. 發送包

這時的數據包就變成了:

  • 源 MAC:192.168.1.1 的 MAC

  • 目標 MAC:192.168.1.101 的 MAC

  • 源 IP:192.168.56.1

  • 目標 IP:192.168.1.101

????服務器收到包后,檢查 MAC 地址一致,就將數據包收進來。

????從服務器 B 接收的數據包可以看出,源 IP 為 服務器 A 的國際身份,因而發送返回包的時候,也發給這個國際身份,由路由器 A 做 NAT,轉換為國內身份。

動態路由
動態路由算法

1)基本思路

基于Bellman-Ford 算法。每個路由器都保存一個路由表,包含多行,每行對應網絡中的一個路由器,每一行包含兩部分信息,一個是要到目標路由器,從哪條線出去,另一個是到目標路由器的距離

2)存在問題

a. 好消息傳得塊,壞消息傳的慢。

新加入的路由器能夠很快的新路由器信息廣播出去。但是如果一個路由器掛了,掛的消息沒有廣播。每個經過這個宕機節點的路由器,無法得知該節點一宕機,而是試圖通過其他的路徑訪問,直到試過了所有的路徑,才發現這個路由器已經宕機了。

示例:

b. 每次發送消息,要發送整個全局路由表

????上面的兩個問題,限制了距離矢量路由的網絡規模,僅適用于小型網絡(小于 15 跳)。

1)基本思路

基于Dijkstra 算法。當一個路由器加入網絡是,首先是發現鄰居,給鄰居說 hello,鄰居都回復。然后計算和鄰居的距離,發送一個 echo,要求馬上返回,除以 2 就是距離。接著將自己和鄰居之間的鏈路狀態包廣播出去,發送到整個網絡的每個路由器。

????這種算法中,每個路由器都能在自己本地構建一個完整的圖,然后針對這個圖使用 Dijkstra 算法,找到兩點之間的最短路徑。

????不像距離矢量路由協議那樣,更新時發送整個路由表。鏈路狀態路由協議只廣播更新的或改變的網絡拓撲,這使得更新信息更小,節省了寬帶和 CPU 利用率。而且一旦一個路由器掛了,它的鄰居都會廣播這個消息,可以使得壞消息迅速收斂。

動態路由協議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協議,廣泛應用在數據中心的協議。由于主要用在數據中心內部,用于路由決策,因此稱為內部網關協議(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簡稱 IGP)

????內部網關協議的重點就是找到最短路徑。當存在多個最短路徑時,可以在這多個路徑中進行負載均衡,這常常被稱為等價路由。

????等價路由不僅可以用來分攤流量,還可以提高容錯率,當一條路徑不通時,還可以通過另外一條路到達目的地。

針對網絡之間的路由協議,稱為外網路由協議(Border Gateway Protocol,簡稱 BGP)

????每個數據中心都有自己的路由配置。例如,哪些外部 IP 可以讓內部知曉,哪些內部 IP 可以讓外部知曉,哪些可以通過,哪些不能通過。

????因此,在各個數據中心進行交互時,需要一種協議,通過這種協議,可以知道相鄰數據中心的路由配置,從而找到數據中心之間最好的路由。

????BGP 協議就是這樣的協議。它不著眼于發現和計算路由,而在于控制路由的傳播和選擇最好的路由。

  • 數據包要離開本局域網,就要經過網關,網關就是路由器的一個網口;

  • 路由器是一個三層設備,理由有如何尋找下一跳的規則;

  • 經過路由器之后的 MAC 頭肯定會變。如果 IP 不變,就是 轉發網關,否則就是 NAT網關;

  • 路由分靜態路由和動態路由,動態路由可以配置復雜的策略路由,控制轉發策略;

  • 動態路由主流算法有兩種,距離矢量算法和鏈路狀態算法?;趦煞N算法產生兩種協議,BGP 協議和 OSPF 協議。

以上是“網絡協議之路由協議是什么”這篇文章的所有內容,感謝各位的閱讀!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分享的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想學習更多知識,歡迎關注億速云行業資訊頻道!

向AI問一下細節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I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_中文无码日韩欧免_久久香蕉精品视频_欧美主播一区二区三区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