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Vuser虛擬用戶
Virtual user,模擬真實業務邏輯步驟的虛擬用戶,虛擬用戶模擬的操作步驟都被記錄在虛擬用戶腳本里。Vuser腳本用于描述Vuser在場景中執行的操作。
2. Transaction事務
事務用來衡量腳本中一行代碼或多行代碼的執行所耗費的時間。(腳本的虛擬用戶運行時計算)
3. TPS每秒事務數
(Transaction Per Second)每秒鐘系統能夠處理的交易或事務的數量。
4. PV Page View
用戶通過瀏覽器訪問頁面,對應用服務器產生的每一次請求,記為一個PV。
5. Peak PV 高峰Page View
即PV峰值,指一天中PV數達到的最高峰。
6. Concurrency并發
狹義的并發--所有的用戶在同一時刻做同一操作,目的是測試數據庫和程序對并發操作的處理,強調對系統的請求操作是完全相同的,多適用于性能測試、負載測試、壓力測試、穩定性測試場景。
廣義的并發--多個用戶對系統發出了請求或者進行了操作,但是這些請求或操作可以是不同的,強調不限制對系統的請求操作,多適用于混合場景、穩定性測試場景。
7. Scenario場景
性能測試過程中為了模擬真實用戶的業務處理過程,在Loadrunner中構建的基于事務、腳本、虛擬用戶、運行設置、運行計劃、監控、分析等的一系列動作的集合,稱之為性能測試場景。
場景中包含了待執行腳本、腳本組、并發用戶數、負載生成器、測試目標、測試執行時的配置條件等。
8. Response Time響應時間
響應時間是指從客戶端發一個請求開始計時,到客戶端接收到從服務器端返回的響應結果結束所經歷的時間,響應時間由請求發送時間、網絡傳輸時間和服務器處理時間三部分組成。
9. Think Time思考時間
模擬正式用戶在實際操作時的停頓間隔時間。
在測試腳本中,思考時間體現為腳本中兩個請求語句之間的間隔時間。
10. CPU資源
CPU資源是指性能測試場景運行的這個時間段內,應用服務系統的CPU資源占用率。
11. Load負載
系統平均負載,被定義為在特定時間間隔內運行隊列中的平均進程數。
如果一個進程滿足以下條件則其就會位于運行隊列中:
1)它沒有在等待I/O操作的結果
2)它沒有主動進入等待狀態(也就是沒有調用'wait')
3)沒有被停止(例如:等待終止)
12. Std. Deviation標準差
該標準差根據數理統計的概念得來,標準差越小,說明波動越小,系統越穩定,反之,標準差越大,說明波動越大,系統越不穩定。包括響應時間標準差和TPS標準差等。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