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軟件生命周期,顧名思義,就是指軟件從生產到停止使用的生命周期。
SDLC, Software Development Life Cycle is a process used by software industry to design, develop and test high quality softwares.
SDLC(軟件開發生命周期)是一個用到高質量軟件設計、開發和測試中的一個過程。
普遍意見上來講,軟件開發生命周期包含以下過程:

軟件生命周期大體有如上的這些過程,在軟件開發的發展過程中,開發人員總結出越累越多的開發經驗,軟件開發過程上也發生了一些改變,從一開始的瀑布模型到后來的敏捷開發、測試驅動開發、原型開發,都是一步步演變過來的,這些模型梳理如下:
瀑布模型:瀑布型生命周期包括可行性分析與開發項計劃、需求分析、設計(概要設計和詳細設計)、編碼、測試、維護等階段,瀑布模型是一種經典的軟件開發模型,把軟件拆解為一個可以一步步實現的產品,在不同的階段,做不同的事情。
迭代模型:迭代模型意思是把軟件產品看作是一個可以層層深入步步開發出來的一個成品,例如我們寫一個網站,直接先快速開發出一個成品發布出來,這個成品可以使用,但是還不夠完善,需要一步步的去迭×××發,目前的互聯網產品很多都是基于這種思想,快速構建,層層迭代。
快速原型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其實就是第一時間通過非常直觀的方式給用戶展示要開發的軟件產品,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瀑布模型的缺點,給用戶形象直觀的感受,但是在后期開發的過程中,原型設計可能要被推倒重來。
還有很多其他的模型,由于軟件開發過程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任何一種模型可能都無法真正的去描述實際的軟件開發過程,畢竟理論和實用還是不一樣,特別是在軟件工程領域。因此我們不能拘泥于某一種開發模型,而是要在實際工作中隨機應變,做一個有理論的實踐家。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