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stat
是一個用于顯示 CPU 使用情況的工具,它是 sysstat
包的一部分。在使用 cpustat
命令時,用戶可能會有一些常見的誤區,以下是一些例子:
cpustat 和 top 的混淆:
cpustat
和 top
命令混淆。雖然兩者都提供了系統性能的實時視圖,但它們的輸出和功能有所不同。top
提供了一個動態更新的界面,顯示了系統中各個進程的資源使用情況,而 cpustat
則專注于 CPU 使用情況的統計信息。誤以為 cpustat 只顯示 CPU 使用率:
cpustat
不僅顯示 CPU 使用率,還可以顯示每核的 CPU 使用情況、上下文切換次數、中斷次數、CPU 時間等詳細信息。忽略時間間隔參數:
cpustat
默認會顯示自上次重啟以來的平均 CPU 使用情況。用戶可能會忽略 -t
或 --times
參數,該參數允許用戶指定報告的時間間隔和持續報告的次數。誤解 %usr 和 %sys 的含義:
%usr
列顯示的是用戶空間程序消耗的 CPU 時間百分比,而 %sys
列顯示的是內核空間程序消耗的 CPU 時間百分比。用戶可能會誤解這些列的含義,以為它們表示的是進程的狀態。不理解 iowait 的含義:
iowait
是指 CPU 等待 I/O 操作完成的時間百分比。如果 iowait
的值很高,這可能意味著磁盤子系統是瓶頸,而不是 CPU。忽略中斷和軟中斷:
cpustat
顯示的中斷(irq
)和軟中斷(softirq
)計數可以幫助用戶了解系統中的硬件和軟件中斷活動。忽略這些信息可能會導致對系統性能問題的不完全理解。不使用 -c
參數查看所有 CPU 的統計信息:
cpustat
只顯示第一個 CPU 的統計信息。要查看所有 CPU 的統計信息,需要使用 -c
或 --all
參數。誤用 -m
參數:
-m
參數用于顯示每個 CPU 的內存使用情況,包括緩存和緩沖區。用戶可能會誤用這個參數,以為它會顯示系統的整體內存使用情況。了解這些常見誤區有助于更有效地使用 cpustat
命令來監控和分析系統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