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存回收策略優化
vm.swappiness 參數控制系統使用Swap分區的傾向(默認值60)。降低該值(如設置為10或更低)可減少系統對Swap的依賴,優先回收物理內存,提升性能。修改方法:臨時生效用 sysctl vm.swappiness=10,永久生效則編輯 /etc/sysctl.conf 添加對應行。vm.dirty_ratio(臟頁占內存最大比例,默認40%)和 vm.dirty_background_ratio(后臺寫回臟頁的觸發比例,默認10%)影響內存與磁盤的同步效率。適當增大 dirty_ratio(如40%)、減小 dirty_background_ratio(如10%)可減少頻繁磁盤寫操作,提升緩存命中率。vm.vfs_cache_pressure 參數控制內核回收inode和dentry緩存的積極性(默認100)。降低該值(如50)可增加文件系統緩存(如目錄項、inode),減少重復查找開銷,提升緩存命中率。drop_caches 文件手動釋放緩存(不影響正在運行的進程)。命令:sync;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清理頁面緩存)、echo 2 > /proc/sys/vm/drop_caches(清理目錄項和inode緩存)、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清理所有緩存)。需謹慎使用,避免在業務高峰期操作。二、磁盤空間回收策略優化
yum clean all(清理YUM緩存)、package-cleanup --leaves(刪除無用依賴包)、du -sh /var/log/*(分析日志文件大小,用 logrotate 或手動刪除舊日志)、清空 /tmp 和 /var/tmp 目錄(臨時文件)。mount -o discard /dev/sdX /mount/point(實時回收)或在 cron 中定期執行 fstrim /mount/point(計劃回收)。lvextend -L +10G /dev/vg_name/lv_name + resize2fs /dev/vg_name/lv_name)或添加新硬盤并掛載到合適目錄。ncdu(交互式磁盤使用分析)、df -h(查看磁盤使用情況)、du -sh *(遞歸查看目錄大?。┒ㄎ淮笪募蚰夸?,針對性清理。三、緩存命中率優化
/etc/fstab 中為頻繁訪問的分區添加 noatime 選項(如 /dev/sda1 / ext4 defaults,noatime 1 1),避免每次文件訪問都更新訪問時間戳,減少磁盤I/O。/tmp 掛載為tmpfs(mount -t tmpfs -o size=512M tmpfs /tmp),并在 /etc/fstab 中添加對應行實現永久生效。vmstat 1(查看內存、交換分區使用情況)、iostat -x 1(查看磁盤I/O負載)、sar -r 1(查看內存使用趨勢)監控系統性能,根據監控結果調整緩存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