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man在Debian系統中的核心功能
支持GET、POST、PUT、DELETE等多種HTTP方法,可設置請求頭(Headers)、請求體(Body,支持JSON、form-data等格式)、URL參數及動態變量(如{{variable}}
);發送請求后,直觀展示響應狀態碼、響應體、響應頭等信息,幫助快速定位接口問題。
通過Collections將相關API請求分組存儲(如“用戶管理”“訂單接口”),支持添加描述、標簽及備注;可導出/導入集合(JSON格式),方便團隊共享接口文檔或測試用例。
支持創建環境變量(如開發、測試、生產環境的base_url
)和全局變量(如通用API密鑰),通過{{variable}}
語法在請求中引用;切換環境時,變量自動更新,避免重復修改請求參數。
在請求的Tests標簽頁編寫JavaScript腳本,實現斷言驗證(如檢查響應狀態碼是否為200、響應體是否包含特定字段、數據類型是否正確);通過Collection Runner批量運行測試集,生成測試報告(包含通過率、耗時等統計信息)。
無需等待后端接口開發完成,可通過Mock Server模擬接口響應(設置固定返回數據、狀態碼、延遲時間);支持動態參數(如{{id}}
),滿足復雜場景的模擬需求,方便前端開發提前聯調。
每個接口右側提供文檔編輯按鈕,可添加接口說明、參數描述、返回示例等內容;生成的文檔支持在線查看,也可發布到團隊空間,方便前后端協作。
提供數據加密(本地存儲的請求、環境變量等信息加密)、訪問控制(可選登錄Postman賬戶同步數據,或選擇“私有模式”不上傳);支持關閉SSL證書驗證(僅用于測試環境,避免自簽名證書導致的請求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