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CentOS LNMP性能瓶頸可從硬件、軟件配置及架構優化入手,具體如下:
一、硬件升級
- CPU/內存:增加CPU核心數、內存容量,推薦使用64位系統,確保多任務處理能力。
- 存儲:采用SSD硬盤替代HDD,提升I/O性能;數據庫服務器可考慮RAID 10配置增強讀寫速度。
二、軟件配置優化
1. Nginx優化
- 進程與連接:設置
worker_processes為CPU核心數,worker_connections調至1024+,啟用keepalive減少連接開銷。
- 壓縮與緩存:啟用Gzip壓縮,配置靜態文件緩存(如
expires 30d),減少傳輸數據量。
2. MySQL優化
- 緩沖區配置:
innodb_buffer_pool_size設為物理內存的50%-80%,優化max_connections以支持并發。
- 查詢優化:使用索引、避免全表掃描,分析慢查詢日志并優化SQL語句。
3. PHP優化
- 啟用OPcache:緩存編譯后的字節碼,減少重復解析開銷。
- 調整進程管理:通過
pm.max_children等參數優化PHP-FPM進程數,避免資源浪費。
三、系統與架構優化
- 內核參數:調整
vm.swappiness(建議10-20)、net.ipv4.tcp_tw_reuse等參數,提升系統資源利用率。
- 負載均衡:使用Nginx或HAProxy實現流量分發,應對高并發場景。
- 緩存策略:引入Redis/Memcached緩存熱點數據,減輕數據庫壓力。
四、監控與維護
- 工具使用:通過Prometheus、Grafana監控服務器性能,定期分析Nginx/MySQL慢日志。
- 定期維護:清理無用文件、更新軟件版本,確保系統安全穩定。
注:優化前需備份數據,建議在測試環境驗證配置效果后再應用到生產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