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系統應對Exploit攻擊的安全建議
最小化安裝與端口管控
安裝CentOS時選擇“最小安裝”模式,僅保留系統運行必需的組件(如內核、bash、ssh等),避免安裝不必要的軟件包(如圖形界面、辦公軟件),減少潛在攻擊入口。安裝完成后,使用systemctl list-unit-files --type=service
命令列出所有服務,禁用未使用的服務(如telnet、ftp、cups等);通過netstat -tulnp
或ss -tulnp
命令檢查開放端口,關閉高風險端口(如23/tcp、135-139/tcp、445/tcp等),僅保留業務必需的端口(如80/tcp、443/tcp、22/tcp)。
強化賬戶與權限管理
userdel <用戶名>
命令;鎖定長期不用的賬戶(如測試賬戶),使用passwd -l <用戶名>
命令。/etc/login.defs
文件,強制密碼復雜度(至少14位,包含大小寫字母、數字、特殊字符),設置密碼有效期(最長90天,提前7天提醒),例如:PASS_MAX_DAYS 90
、PASS_MIN_LEN 14
、PASS_WARN_AGE 7
。使用chage
命令為用戶設置密碼過期時間,例如chage -M 30 -W 7 <用戶名>
。/etc/pam.d/su
文件,添加auth required pam_wheel.so group=wheel
,僅允許wheel
組的用戶使用su切換到root,增強root權限管控。SSH是遠程管理的主要通道,需重點加固:
/etc/ssh/sshd_config
文件,將PermitRootLogin yes
修改為PermitRootLogin no
,避免攻擊者直接嘗試破解root密碼。Port 2222
后重啟SSH服務。ssh-keygen -t rsa
),將公鑰復制到服務器(ssh-copy-id -i ~/.ssh/id_rsa.pub user@ip
),修改/etc/ssh/sshd_config
中的PasswordAuthentication no
。MaxAuthTries 3
,限制每個IP地址嘗試登錄的最大次數,防止暴力破解。firewalld
(CentOS默認防火墻)配置精細化訪問控制: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service=ssh
(開放SSH)、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service=http
(開放HTTP)、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service=https
(開放HTTPS)。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rich-rule='rule family="ipv4" source address="192.168.1.100" port port="22" protocol="tcp" accept'
。firewall-cmd --reload
。/etc/selinux/config
文件,將SELINUX=permissive
修改為SELINUX=enforcing
(強制模式),重啟系統生效。若遇到應用程序兼容問題,可暫時設置為SELINUX=permissive
(僅記錄違規行為),待排查后再啟用強制模式。sudo yum update -y
命令定期更新系統內核、軟件包及依賴項,修復已知漏洞。建議開啟自動更新(如使用yum-cron
),確保系統始終處于最新安全狀態。/var/log/secure
(認證日志)、/var/log/messages
(系統日志)、/var/log/cron
(定時任務日志)等文件,使用tail -f /var/log/secure
實時監控異常登錄行為(如多次失敗登錄、陌生IP登錄)。/etc
、/home
、/var
目錄),分析日志定位攻擊來源(如惡意IP、進程ID),修復漏洞(如更新系統、刪除后門程序),恢復系統運行。rsync
、tar
等工具定期備份重要數據(如數據庫、配置文件、用戶文件),將備份存儲在異地(如云存儲、外部硬盤),確保數據在遭受攻擊(如勒索軟件、誤刪除)后可快速恢復。gpg
加密單個文件,防止數據泄露。通過以上措施的綜合應用,可顯著降低CentOS系統遭受Exploit攻擊的風險,提升系統安全性。需注意的是,安全是一個持續過程,需定期審查安全策略(如每季度更新防火墻規則、每月進行漏洞掃描),應對不斷變化的安全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