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entOS上安裝Kubernetes(k8s)時,有幾個關鍵的注意事項需要考慮,以確保安裝過程順利并且系統運行穩定。以下是詳細的注意事項:
關閉防火墻:
在所有節點上關閉防火墻,以防止潛在的網絡安全問題。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關閉SELinux:
可以臨時關閉SELinux以減少額外配置,或者永久關閉它。
臨時關閉:
setenforce 0
永久關閉:
sed -i "s/SELINUXenforcing/SELINUXdisabled/g" /etc/selinux/config
禁用交換分區:
臨時禁用交換分區,永久禁用的方法是將交換分區注釋掉。
臨時禁用:
swapoff -a
永久禁用:
編輯 /etc/fstab
文件,注釋掉swap那一行。
設置主機名:
根據規劃設置主機名,這在集群管理中非常重要。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hostname
配置網絡:
確保所有節點的IP地址設置為靜態IP,并配置好主機名到IP地址的映射。
安裝Docker:
在所有節點上安裝Docker,因為Kubernetes需要Docker來運行容器。
yum install -y docker
systemctl start docker
systemctl enable docker
配置Docker源:
使用國內鏡像源以加速安裝過程。
yum-config-manager --add-repo https://mirrors.aliyun.com/docker-ce/linux/centos/docker-ce.repo
安裝kubeadm、kubelet、kubectl:
在所有節點上安裝這些必要的組件。
yum install -y kubelet kubeadm kubectl
systemctl enable kubelet
systemctl start kubelet
初始化Master節點:
在Master節點上初始化Kubernetes集群。
kubeadm init --apiserver-advertise-address <master-ip> --image-repository registry.aliyuncs.com/google_containers --kubernetes-version v1.16.0 --pod-network-cidr 10.244.0.0/16
加入Node節點:
在Node節點上運行初始化命令,加入集群。
kubeadm join <master-ip>:6443 --token <token> --discovery-token-ca-cert-hash sha256:<hash>
內核參數配置:
配置內核參數以優化網絡性能。
cat <<EOF > /etc/sysctl.d/k8s.conf
net.bridge.bridge-nf-call-ip6tables = 1
net.bridge.bridge-nf-call-iptables = 1
net.ipv4.ip_forward = 1
EOF
sysctl --system
時同步:
同步系統時間,以確保時間一致性。
yum install ntpdate -y
ntpdate time.windows.com
監控和排障:
安裝完成后,使用 kubectl
命令監控集群狀態,并準備好應對可能出現的錯誤。
通過遵循上述注意事項,可以大大提高在CentOS上安裝和運行Kubernetes的成功率和穩定性。確保每一步都仔細操作,特別是在配置網絡和安全設置時,以避免潛在的安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