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entOS系統中,回收站(Trash)的主要作用是暫存用戶刪除的文件和目錄,以便用戶在后悔刪除操作時能夠恢復這些文件。雖然Linux系統本身沒有像Windows那樣的內置回收站功能,但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在CentOS上實現類似的功能。具體來說,回收站的作用包括:
在CentOS中實現回收站功能的步驟如下:
創建回收站目錄:
mkdir -p ~/.local/share/Trash/files/
修改 rm
命令:
編輯用戶的 .bashrc
文件,添加以下內容來定義刪除命令 rm
的行為:
alias rm='mv @ ~/.local/share/Trash/files/@'
alias rl='ls -la ~/.local/share/Trash/files/'
alias ur='undelfile'
undelfile () {
mv -i ~/.local/share/Trash/files/@ ./
}
trash () {
mv @ ~/.local/share/Trash/files/
}
cleartrash () {
read -p "Clear trash sure? [y/n]"
if [ "$REPLY" == 'y' ]; then
/bin/rm -rf ~/.local/share/Trash/files/*
/bin/rm -rf ~/.local/share/Trash/files/.*
fi
}
保存并退出編輯器,然后運行以下命令使更改生效:
source ~/.bashrc
使用回收站:
rm
命令刪除的文件會被移動到回收站。rl
命令查看回收站內容。ur
命令恢復回收站中的文件。cleartrash
命令清空回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