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Informix鎖機制是用于多用戶并發訪問時保障數據一致性的核心技術,主要包含鎖類型、鎖粒度和鎖管理策略等內容,具體如下:
- 鎖類型
- 共享鎖(Shared Locks):允許多個事務同時讀取數據,但禁止修改,適用于讀多寫少的場景,如
SELECT ... FOR SHARE語句會獲取共享鎖。
- 排他鎖(Exclusive Locks):僅允許一個事務對數據進行讀寫操作,其他事務需等待鎖釋放,常用于數據修改操作,如
UPDATE、DELETE語句默認獲取排他鎖。
- 可提升鎖(PROMOTABLE Locks):可在已有共享鎖的記錄上設置,用于準備更新數據,后續可升級為排他鎖,提升并發性能。
- 鎖粒度
- 數據庫級鎖:鎖定整個數據庫,阻止其他用戶訪問或修改數據庫結構,如
DATABASE ... EXCLUSIVE語句。
- 表級鎖:鎖定整張表,適用于批量操作,可通過
LOCK TABLE語句顯式設置。
- 記錄/頁/鍵級鎖:鎖定單個記錄、數據頁或索引鍵,粒度最小,并發性能最高,由系統根據表存儲模式自動管理。
- 鎖生命周期
- 自動管理:事務開始時獲取鎖,提交或回滾時自動釋放,確保鎖與事務生命周期一致。
- 顯式控制:可通過
SET LOCK MODE設置鎖等待策略,如WAIT(等待鎖釋放)或NOT WAIT(立即返回錯誤)。
- 死鎖處理
- 檢測與回滾:系統自動檢測死鎖,當發現事務相互等待鎖時,會選擇回滾其中一個事務以解除阻塞。
- 超時機制:可通過參數設置鎖等待超時時間,超時后自動放棄鎖并報錯。
通過合理使用鎖機制,Informix可在保證數據一致性的同時,優化并發性能,適用于高負載的Linux數據庫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