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entOS上實現WebLogic負載均衡,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
一、WebLogic集群負載均衡(軟件層面)
-
安裝WebLogic
- 創建用戶并配置環境變量,上傳安裝包并靜默安裝,需指定集群相關參數(如管理服務器地址、端口等)。
- 通過WebLogic管理控制臺創建集群,添加受管服務器實例,配置負載均衡策略(輪詢、最少連接等)。
-
配置集群通信
- 確保服務器IP可達,配置T3協議通信端口,啟用集群廣播(如多播地址)。
- 部署應用時,通過管理控制臺將應用同步到集群所有節點。
二、結合反向代理負載均衡(硬件/軟件代理)
-
Nginx配置
- 安裝Nginx后,在配置文件中定義
upstream
模塊,添加WebLogic服務器IP和端口,設置負載均衡策略(如roundrobin
)。
- 通過
proxy_pass
指令將請求轉發到集群,需配置proxy_set_header
確保會話跟蹤。
-
Apache HTTP Server配置
- 使用
mod_proxy
模塊,通過ProxyPass
和ProxyPassReverse
指令將請求分發到WebLogic集群。
- 可配置SSL終止,減輕WebLogic服務器的加密壓力。
關鍵注意事項
- 會話同步:需啟用WebLogic集群的會話復制功能,確保用戶請求在節點間無縫切換。
- 高可用性:配置管理服務器的故障轉移,避免單點失效。
- 性能調優:根據負載情況調整JVM堆內存、線程池參數,避免資源耗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