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doop在Linux上實現高可用性主要通過配置NameNode和ResourceManager的高可用性、使用ZooKeeper進行狀態監控和故障轉移、以及配置數據備份和恢復策略來實現。以下是詳細的步驟和配置說明:
NameNode高可用性配置
- Active/Passive配置:
- 在HA集群中,配置兩個NameNode,一個處于Active狀態,另一個作為Standby狀態。
- Active NameNode處理所有客戶端操作,而Standby NameNode作為熱備份,隨時準備接管Active NameNode的職責。
- 共享存儲系統:
- 使用共享存儲系統(如NFS或HDFS自身)來同步NameNode的元數據狀態,確??焖偾袚Q。
- ZooKeeper集群:
- 配置ZooKeeper集群用于監控NameNode的狀態,并在主節點故障時自動進行故障轉移。
- ZooKeeper是一個分布式協調服務,負責協調Hadoop集群中各個組件的狀態和配置信息。
- 故障轉移機制:
- 通過ZooKeeper和ZKFailoverController(ZKFC)進程實現自動故障轉移。
- ZKFC監控NameNode的健康狀態,并在Active NameNode失敗時觸發故障轉移。
ResourceManager高可用性配置
- 配置ResourceManager高可用性:
- 使用YARN的ResourceManager HA功能,配置一個主ResourceManager和一個備用ResourceManager。
- 當主ResourceManager出現故障時,備用ResourceManager能夠接管工作。
數據備份和恢復策略
- 數據冗余:
- 在多個節點上存儲數據塊的副本,確保數據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 定期快照和數據恢復:
- 定期執行數據快照和數據恢復操作,以確保集群數據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監控和告警配置
- 監控工具:
- 使用Hadoop的內置監控工具或第三方監控工具,監控集群的各個組件的狀態和性能指標。
- 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修復。
搭建高可用集群的步驟
- 安裝和配置JDK:
- 配置SSH免密碼登錄:
- 在所有節點上配置SSH免密碼登錄,以便于管理和維護。
- 修改配置文件:
- 修改
core-site.xml
、hdfs-site.xml
、mapred-site.xml
和yarn-site.xml
等配置文件,啟用高可用性功能。
- 啟動集群:
- 格式化NameNode并啟動HDFS和YARN服務。
(@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