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戶賬戶信息移除
deluser
會從系統核心用戶文件中徹底刪除用戶賬戶記錄,包括/etc/passwd
(用戶ID、主目錄、shell等基礎信息)、/etc/shadow
(加密密碼及密碼策略)、/etc/group
(用戶所屬組關聯)等。這些修改會導致系統無法識別該用戶,失去對其賬戶的認證和管理能力。
2. 主目錄及相關文件的刪除
默認情況下,deluser
會刪除用戶的主目錄(通常位于/home/username
),包括其中的個人文件(文檔、下載、配置文件等)。若使用--remove-home
選項,即使主目錄位于非標準路徑也會被刪除;若需保留主目錄,需添加--no-remove-home
選項。此外,用戶的郵件spool文件(/var/spool/mail/username
)也會被同步刪除。
3. 用戶組關系的調整
用戶所屬的主用戶組可能被連帶刪除(若該組僅包含此用戶);若用戶屬于多個附加組,僅會從這些組中移除該用戶,組本身不受影響。例如,若用戶test
是developers
組的唯一成員,刪除test
后developers
組將被自動刪除。
4. 系統進程與服務的中斷
deluser
會嘗試終止該用戶正在運行的所有進程(包括前臺和后臺服務)。若用戶運行著關鍵系統服務(如Web服務器、數據庫守護進程),刪除賬戶可能導致這些服務崩潰,需提前停止相關服務或切換至其他用戶管理。
5. 計劃任務的清理
用戶的周期性計劃任務(crontab,位于/var/spool/cron/crontabs/username
)和at
任務會被自動刪除。若用戶設置了定時備份、報表生成等任務,刪除后將停止執行,需提前備份或轉移任務至其他用戶。
6. 文件所有權與權限問題
用戶擁有的所有文件和目錄(如/var/www
下的網站文件、/opt
下的自定義應用)將失去所有者,變為“無主”狀態(顯示為nobody
或root
)。這可能導致后續訪問或修改時出現權限錯誤,需提前使用chown
命令將文件所有權轉移至其他用戶或組。
7. 安全風險的變化
刪除不再需要的用戶賬戶可減少潛在的安全隱患(如賬戶泄露、未授權訪問)。反之,若誤刪系統關鍵用戶(如root
、www-data
),可能導致系統無法啟動、服務癱瘓或安全策略失效,需嚴格區分普通用戶與系統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