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entOS系統中掛載iSCSI存儲需要經過幾個步驟。以下是一個基本的指南:
首先,確保你的系統上安裝了iscsi-initiator-utils和iscsiadm工具。
sudo yum install iscsi-initiator-utils iscsiadm
使用iscsiadm命令發現可用的iSCSI目標。
sudo iscsiadm -m discovery -t sendtargets -p <iSCSI_target_IP>
將<iSCSI_target_IP>替換為你的iSCSI目標的IP地址。
使用iscsiadm命令登錄到發現的iSCSI目標。
sudo iscsiadm -m node -T <target_IQN> -p <iSCSI_target_IP>:3260 -l
將<target_IQN>替換為目標的全局唯一標識符(IQN),<iSCSI_target_IP>替換為目標的IP地址。
確保你有一個掛載點(目錄)用于掛載iSCSI存儲。
sudo mkdir -p /mnt/iscsi
使用mount命令掛載iSCSI存儲。
sudo mount /dev/sdX1 /mnt/iscsi
將/dev/sdX1替換為你的iSCSI設備名稱。你可以通過lsblk或fdisk -l命令查看設備名稱。
為了在系統重啟后自動掛載iSCSI存儲,你需要編輯/etc/fstab文件。
首先,獲取iSCSI設備的UUID。
sudo blkid /dev/sdX1
然后,編輯/etc/fstab文件。
sudo vi /etc/fstab
在文件末尾添加以下行:
UUID=<device_UUID> /mnt/iscsi ext4 defaults 0 2
將<device_UUID>替換為設備的UUID。
重新啟動系統并檢查iSCSI存儲是否自動掛載。
sudo reboot
重啟后,使用以下命令檢查掛載點是否正確掛載。
df -h
你應該能看到/mnt/iscsi掛載點及其大小。
如果你需要斷開iSCSI連接,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sudo iscsiadm -m node -T <target_IQN> -p <iSCSI_target_IP>:3260 -u
將<target_IQN>和<iSCSI_target_IP>替換為相應的值。
通過以上步驟,你應該能夠在CentOS系統中成功掛載iSCSI存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