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Ubuntu系統中,使用GCC編譯C或C++程序通常涉及編寫一個簡單的Makefile或者直接在命令行中輸入編譯命令。下面我將分別介紹這兩種方法。
Makefile(注意沒有文件擴展名)。對于C程序(假設源文件名為main.c):
# 編譯器
CC=gcc
# 編譯選項
CFLAGS=-Wall -g
# 目標文件
TARGET=myprogram
# 源文件
SRCS=main.c
# 默認目標
all: $(TARGET)
# 鏈接目標文件生成可執行文件
$(TARGET): $(SRCS)
$(CC) $(CFLAGS) -o $(TARGET) $(SRCS)
# 清理生成的文件
clean:
rm -f $(TARGET)
對于C++程序(假設源文件名為main.cpp):
# 編譯器
CXX=g++
# 編譯選項
CXXFLAGS=-Wall -g
# 目標文件
TARGET=myprogram
# 源文件
SRCS=main.cpp
# 默認目標
all: $(TARGET)
# 鏈接目標文件生成可執行文件
$(TARGET): $(SRCS)
$(CXX) $(CXXFLAGS) -o $(TARGET) $(SRCS)
# 清理生成的文件
clean:
rm -f $(TARGET)
make命令來編譯程序。如果一切順利,你將看到生成的可執行文件。make clean。對于C程序(假設源文件名為main.c):
gcc -Wall -g -o myprogram main.c
對于C++程序(假設源文件名為main.cpp):
g++ -Wall -g -o myprogram main.cpp
這些命令會在當前目錄下生成名為myprogram的可執行文件。-Wall選項啟用所有警告,-g選項包含調試信息。
如果你有多個源文件,可以將它們全部列出在命令行中,例如:
gcc -Wall -g -o myprogram main.c file1.c file2.c
或者對于C++程序:
g++ -Wall -g -o myprogram main.cpp file1.cpp file2.cpp
以上就是在Ubuntu中使用GCC編譯腳本的基本方法。根據你的具體需求,你可能需要添加更多的編譯選項和鏈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