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系統和軟件更新
定期更新Ubuntu操作系統、Apache、MySQL和PHP至最新版本,新版本通常包含性能改進、錯誤修復及安全補丁,能有效提升系統整體效率并減少潛在的資源浪費。
優化Apache配置
Event
模式,適合高并發場景);修改/etc/apache2/apache2.conf
文件,調整KeepAlive
為Off
(禁用持久連接,減少連接保持的資源消耗)、合理設置MaxRequestWorkers
(根據服務器內存計算,避免過多并發進程耗盡內存)、MaxConnectionsPerChild
(限制單個進程處理的請求數,防止內存泄漏積累)。mod_cache
模塊(緩存靜態頁面或動態內容,減少重復生成的開銷)、mod_deflate
模塊(壓縮HTML、CSS、JavaScript等傳輸數據,降低帶寬占用,間接減少服務器處理負擔)。a2dismod
命令禁用未使用的模塊(如status
、autoindex
等),減少Apache啟動時的資源占用。優化MySQL數據庫
EXPLAIN
語句分析慢查詢,優化SQL語句邏輯(如減少子查詢、避免SELECT *
)。/etc/mysql/my.cnf
文件,根據服務器內存大小調整innodb_buffer_pool_size
(InnoDB引擎緩沖池,建議設置為物理內存的50%-70%)、key_buffer_size
(MyISAM引擎索引緩沖區,適合MyISAM表較多場景)、query_cache_size
(查詢緩存,適合讀多寫少場景)等參數,提高數據庫緩存命中率。OPTIMIZE TABLE
命令整理表碎片(尤其頻繁更新的表)、定期分析表(ANALYZE TABLE
)更新統計信息,幫助優化器選擇更優的執行計劃。優化PHP配置
OPcache
(PHP內置,無需額外擴展)或APCu
(用戶緩存),緩存編譯后的PHP腳本,減少每次請求的編譯開銷(可提升PHP執行速度2-10倍)。php.ini
文件,根據應用需求合理設置memory_limit
(如從默認的128M調整為256M或更高,但避免過高導致內存溢出)、max_execution_time
(限制腳本最長執行時間,防止惡意腳本占用資源)。php_dismod
命令禁用未使用的PHP擴展(如xdebug
、gd
(若無需圖像處理)等),減少PHP啟動時的內存占用。使用緩存技術
Memcached
或Redis
作為緩存服務器,緩存數據庫查詢結果、會話數據或頁面片段(如熱門文章、商品信息),減少對數據庫的直接訪問(可降低數據庫負載30%-70%)。硬件與系統級優化
systemctl disable
命令禁用不需要的系統服務(如cups
(打印服務)、bluetooth
(藍牙)、avahi-daemon
(局域網發現)等),釋放系統資源。定期維護
/var/log/apache2/
、MySQL的/var/log/mysql/
)、臨時文件(/tmp/
)和緩存文件(如apt
緩存/var/cache/apt/archives/
),避免磁盤空間耗盡導致系統性能下降。SHOW INDEX FROM table_name
),刪除未使用或冗余的索引(過多的索引會增加寫入時的開銷)。htop
(查看進程資源占用)、iotop
(查看磁盤I/O)、vnstat
(查看網絡流量)、Prometheus+Grafana
(可視化監控))實時監控服務器的CPU、內存、磁盤、網絡使用情況,及時發現并解決性能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