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在Linux上的集群配置(以RAC為例)主要步驟如下:
一、安裝前準備
- 硬件與網絡
- 至少2臺服務器,配置公共IP、私有IP、虛擬IP(VIP)和SCAN IP。
- 共享存儲(如SAN/NAS),用于存放OCR、Voting Disk和數據文件。
- 操作系統配置
- 安裝Linux系統(如Oracle Linux/RHEL),關閉防火墻和SELinux。
- 配置內核參數(如
kernel.shmmax
等)并創建用戶組(oinstall
、dba
、asmadmin
等)。
二、安裝Oracle Grid Infrastructure(集群基礎軟件)
- 下載安裝包
- 從Oracle官網下載對應Linux版本的Grid Infrastructure軟件包。
- 配置集群
- 以
grid
用戶執行安裝腳本,選擇“配置標準集群”,輸入集群名稱、節點信息、共享存儲路徑等。
- 配置ASM存儲,創建OCR和Voting Disk磁盤組。
三、安裝Oracle數據庫軟件
- 下載數據庫包
- 下載對應版本的數據庫軟件包(如
LINUX.X64_193000_db_home.zip
)。
- 創建RAC數據庫
- 使用
dbca
工具創建數據庫,選擇“RAC配置”,指定共享存儲和集群信息。
四、添加節點(擴展集群)
- 準備新節點
- 確保新節點與現有節點操作系統、軟件版本一致,配置相同的網絡和存儲。
- 執行添加操作
- 在已有集群的節點上運行
addNode.sh
腳本,按向導添加新節點的IP、主機名等信息。
五、驗證集群功能
- 檢查集群狀態
- 使用
crsctl stat res -t
查看資源狀態,確保所有節點和實例正常。
- 測試故障轉移
- 模擬節點故障,驗證VIP和實例是否自動切換到備用節點。
關鍵注意事項
- 存儲配置:需提前規劃ASM磁盤組,確保共享存儲可被所有節點訪問。
- 版本兼容性:Linux 9需使用UEK7內核,數據庫需安裝對應補?。ㄈ?9.19+)。
- 官方文檔:建議參考Oracle官方安裝指南(如Linux RAC安裝手冊),獲取版本特異性步驟。
以上步驟綜合自搜索資源,實際操作需根據具體環境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