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entOS系統中,無論是使用AppImage打包的應用還是系統本身,網絡配置通常都是通過修改配置文件和重啟網絡服務來實現的。以下是具體步驟:
查看網絡接口:
使用 ip addr 或 ifconfig 命令查看當前網絡接口信息。
編輯網絡配置文件:
/etc/NetworkManager/system-connections/ 目錄下,文件名與網卡名稱相關(如 ens160.nmconnection)。/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目錄下,文件名以 ifcfg- 開頭(如 ifcfg-ens33)。BOOTPROTO:指定啟動時獲取IP地址的方式,可以是 static(靜態IP)或 dhcp(動態IP)。IPADDR、NETMASK、GATEWAY:分別設置靜態IP地址、子網掩碼和網關。DNS1、DNS2:設置DNS服務器地址。ONBOOT:設置為 yes 表示在系統啟動時自動啟用網絡連接。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命令重啟網絡服務。如果只修改了特定網卡的配置,可以使用 ifdown ens33 && ifup ens33 命令立即生效。打開網絡連接編輯器:
在終端中輸入 nm-connection-editor 命令打開圖形界面的網絡連接編輯器。
添加新連接: 點擊“添加”按鈕創建新的網絡連接。
選擇連接類型: 根據實際網絡環境,選擇“以太網”或“無線”作為連接類型,然后點擊“創建”按鈕。
配置連接參數: 在連接編輯窗口中,填寫以下必要信息:
eth0 或 wlan0。192.168.1.100)、子網掩碼(如 255.255.255.0)和網關(如 192.168.1.1)。DNS服務器(可選):如果需要,可以填寫DNS服務器的IP地址,如 8.8.8.8。保存并應用配置: 完成配置后,點擊“保存”按鈕保存設置,關閉網絡連接編輯器窗口。
驗證網絡配置:
為了驗證網絡配置是否生效,可以在終端中使用 ping 命令測試網絡連接,例如 ping www.baidu.com。使用 ip addr show 或 ifconfig 命令查看當前網絡接口的配置信息,確保IP地址、子網掩碼、網關等信息正確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