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Debian系統上運行的Nginx服務器,其日志中記錄的狀態碼代表了客戶端請求的處理結果。這些狀態碼是HTTP協議的標準部分,用于描述請求的成功、失敗或其他情況。以下是Nginx常見狀態碼及其含義:
- 200 OK:請求成功,請求的網頁已返回。
- 301 Moved Permanently:永久重定向。請求的資源已被分配了新的URL。
- 302 Found:臨時重定向。請求的資源臨時分配了新的URL。
- 304 Not Modified:未修改。所請求的資源未發生變化,可以使用緩存的版本。
- 400 Bad Request:客戶端請求有語法錯誤,不能被服務器理解。
- 401 Unauthorized:請求未授權。通常意味著請求缺少有效的認證憑據。
- 403 Forbidden:服務器理解請求,但是拒絕執行此請求。
- 404 Not Found:服務器上未找到請求的資源。
- 405 Method Not Allowed:請求的方法(如GET、POST等)對于請求的資源不適用。
- 408 Request Timeout:請求超時??蛻舳藳]有在服務器準備等待的時間內發送請求。
-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服務器內部錯誤,無法完成請求。
- 502 Bad Gateway:作為網關或代理的服務器從上游服務器收到了無效的響應。
- 503 Service Unavailable:服務不可用。服務器暫時無法處理請求,通常是由于服務器過載或維護。
- 504 Gateway Timeout:網關超時。作為網關或代理的服務器在等待上游服務器的響應時超時。
- 509 Bandwidth Limit Exceeded:帶寬超出限制。服務器拒絕了連接,因為客戶端超出了其帶寬限制。
在Nginx的訪問日志中,狀態碼通常記錄在響應狀態碼字段中,用于指示每個請求的最終處理結果。例如,狀態碼200表示請求成功,而404表示未找到請求的資源。通過分析這些狀態碼,開發者和系統管理員可以更好地理解服務器的運行狀況,進行故障排查和性能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