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entOS上實現ZooKeeper的高可用性(HA)通常涉及以下幾個步驟:
集群規劃:
安裝ZooKeeper:
配置ZooKeeper:
zoo.cfg
。tickTime=2000
dataDir=/var/lib/zookeeper
clientPort=2181
initLimit=5
syncLimit=2
server.1=node1:2888:3888
server.2=node2:2888:3888
server.3=node3:2888:3888
tickTime
是ZooKeeper的基本時間單位(毫秒)。dataDir
是存儲內存數據庫快照的位置。clientPort
是客戶端連接端口。initLimit
是允許跟隨者連接并同步到領導者節點的最大時間。syncLimit
是領導者與跟隨者之間發送消息、請求和投票的時間限制。server.X
定義了集群中的服務器,其中X
是服務器的ID,格式為server.ID=hostname:peerPort:leaderElectionPort
。創建myid文件:
dataDir
目錄下創建一個名為myid
的文件。myid
文件中寫入對應服務器的ID(與zoo.cfg
中的server.X
中的X
相對應)。啟動ZooKeeper服務:
systemctl start zookeeper
命令來啟動服務。驗證集群狀態:
zkServer.sh status
命令檢查每個節點的狀態。配置防火墻:
監控和維護:
通過以上步驟,你可以在CentOS上實現ZooKeeper的高可用性集群。記得在生產環境中,還需要考慮數據備份、災難恢復等其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