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entOS系統中,僵尸進程通常是由于父進程未能正確處理子進程的結束狀態而創建的。當一個子進程結束運行時,它通常會向父進程發送一個SIGCHLD
信號,通知父進程它已經終止。如果父進程沒有捕獲這個信號,也沒有調用wait()
或waitpid()
函數來處理子進程的結束狀態和回收其資源,那么這個子進程就會變成一個僵尸進程。
具體來說,僵尸進程的產生過程如下:
fork()
系統調用創建一個子進程。exit()
系統調用結束運行。wait()
或waitpid()
來等待子進程結束并回收其資源,子進程的進程描述符就會保留在系統中,形成僵尸進程。例如,以下C語言程序演示了如何創建一個僵尸進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wait.h>
int main() {
pid_t pid = fork();
if (pid == 0) { // 子進程
printf("Child process PID: %d\n", getpid());
exit(0); // 子進程結束,成為僵尸進程
} else if (pid > 0) { // 父進程
sleep(60); // 父進程休眠60秒
printf("Parent process PID: %d\n", getpid());
// 父進程沒有調用wait(),子進程成為僵尸進程
} else {
perror("fork");
exit(EXIT_FAILURE);
}
return 0;
}
在這個例子中,子進程結束后,由于父進程沒有調用wait()
來回收子進程的資源,子進程會變成僵尸進程。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來查看系統中的僵尸進程:
ps -ef | grep defunct
ps -A -o stat,ppid,pid,cmd | grep '[Zz]'
top
命令,狀態為Z
的進程是僵尸進程。wait()
或waitpid()
:父進程可以在適當的時候調用wait()
或waitpid()
來等待子進程的終止,并回收其資源,從而避免僵尸進程的產生。SIGCHLD
信號的處理函數,在子進程終止時自動調用wait()
或waitpid()
來回收資源。通過及時處理子進程的終止狀態,可以避免僵尸進程的產生,確保系統資源的正常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