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bian掛載Apple Time Machine備份的步驟
apfs-fuse
包)。Time Machine備份基于AFP(Apple Filing Protocol)或SMB(Server Message Block)協議,Debian需安裝對應客戶端工具:
# 更新軟件包列表
sudo apt-get update
# 安裝AFP客戶端(Netatalk)和Samba客戶端(可選,用于SMB協議)
sudo apt-get install netatalk smbclient
# 安裝HFS+文件系統支持(若備份存儲在HFS+分區)
sudo apt-get install hfsprogs
若Time Machine備份存儲在NAS/Time Capsule的共享文件夾中,需通過AFP或SMB協議掛載:
# 創建掛載點目錄
sudo mkdir -p /mnt/timemachine
# 獲取目標設備的AFP共享名稱(如"TimeMachine")
# 可通過Mac的Finder查看共享名稱,或使用`nmap`掃描網絡設備的服務端口
# 掛載AFP共享(替換<目標設備IP>和<共享名稱>)
sudo mount_afp afp://<目標設備IP>/<共享名稱> /mnt/timemachine
示例:若Time Capsule IP為192.168.1.100
,共享名稱為TimeMachine
,命令為:
sudo mount_afp afp://192.168.1.100/TimeMachine /mnt/timemachine
# 創建掛載點目錄
sudo mkdir -p /mnt/timemachine
# 獲取目標設備的SMB共享名稱(如"TimeMachine")
# 可通過Mac的Finder查看共享名稱,或詢問設備管理員
# 掛載SMB共享(替換<目標設備IP>和<共享名稱>)
sudo mount -t cifs //<目標設備IP>/<共享名稱> /mnt/timemachine -o username=<你的Mac用戶名>,password=<你的Mac密碼>,uid=$(id -u),gid=$(id -g),vers=3.0
示例:若NAS IP為192.168.1.200
,共享名稱為TimeMachine
,Mac用戶名為user
,命令為:
sudo mount -t cifs //192.168.1.200/TimeMachine /mnt/timemachine -o username=user,password=123456,uid=$(id -u),gid=$(id -g),vers=3.0
若Time Machine備份存儲在本地HFS+格式的硬盤/分區上,需先識別設備名稱,再掛載:
# 查看磁盤分區信息(找到HFS+分區,如/dev/sdb1)
sudo fdisk -l
# 或
lsblk -f
# 創建掛載點目錄
sudo mkdir -p /mnt/timemachine
# 掛載HFS+分區(替換<設備名稱>,如/dev/sdb1)
sudo mount -t hfsplus -o force,rw /dev/sdb1 /mnt/timemachine
注意:-o force,rw
選項用于強制以讀寫模式掛載(若分區未格式化為HFS+,需先轉換,但會丟失數據)。
掛載完成后,檢查是否成功:
# 查看掛載點內容
ls /mnt/timemachine
# 檢查掛載狀態
df -h | grep timemachine
若能看到Time Machine備份的文件夾(如Backups.backupdb
),則說明掛載成功。
若需每次開機自動掛載,需編輯/etc/fstab
文件:
# 編輯fstab文件
sudo nano /etc/fstab
# 添加對應掛載配置(以AFP為例)
afp://<目標設備IP>/<共享名稱> /mnt/timemachine afp defaults,_netdev,noauto,user 0 0
說明:
_netdev
:表示網絡設備,需等待網絡連接后再掛載;noauto
:開機時不自動掛載,需手動觸發(如通過腳本或用戶登錄時掛載);user
:允許普通用戶掛載。保存后,可通過sudo mount -a
測試配置是否正確。
Command + K
,輸入afp://<Debian設備IP>
或smb://<Debian設備IP>
,連接后選擇掛載點即可。chmod
或chown
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