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裝Rust工具鏈
Rust的開發依賴官方工具鏈,推薦使用rustup
(Rust官方安裝與管理工具)進行安裝。打開終端,運行以下命令下載并執行安裝腳本:
curl --proto '=https' --tlsv1.2 -sSf https://sh.rustup.rs | sh
按照提示完成安裝(通常需輸入y
確認),安裝完成后,rustup
會自動將Rust工具鏈路徑添加到環境變量中。若未自動添加,可手動執行source $HOME/.cargo/env
使環境變量生效。
驗證安裝是否成功,運行以下命令查看Rust編譯器(rustc
)和包管理器(cargo
)的版本信息:
rustc --version
cargo --version
若顯示版本號,則說明Rust工具鏈安裝成功。
2. 配置開發環境
rustup update
命令即可更新到最新穩定版。rustup install nightly
安裝,再用rustup default nightly
設置為默認工具鏈。~/.cargo/config.toml
文件自定義編譯器行為,例如設置默認編譯目標(如x86_64-unknown-linux-gnu
)、優化級別(opt-level = 3
)或指定鏈接器(如linker = "gcc"
)。3. 安裝開發工具
rust-analyzer
擴展(提供智能代碼補全、語法高亮、代碼導航等功能);或使用IntelliJ IDEA,通過Settings -> Plugins
安裝Rust插件,獲得專業的Rust開發支持。rust.vim
或coc.nvim
插件)、Emacs(使用lsp-mode
與rust-analyzer
),提升編碼效率。4. 創建與管理Rust項目
使用cargo
(Rust的包管理與構建工具)創建新項目,運行以下命令:
cargo new project_name
(project_name
為項目目錄名)
該命令會生成一個標準的Rust項目結構(包含src/main.rs
入口文件、Cargo.toml
依賴配置文件及target
編譯輸出目錄)。
進入項目目錄,運行cargo run
即可編譯并運行項目(若項目包含測試,可使用cargo test
運行測試用例)。
若需添加外部依賴,編輯Cargo.toml
文件,在[dependencies]
部分添加依賴項(如serde = "1.0"
),再運行cargo build
自動下載并編譯依賴。
5. 配置系統依賴(可選,針對系統開發)
若開發Linux內核模塊、驅動程序或需要與C庫交互的系統組件,需安裝額外的系統工具與庫:
sudo ap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libssl-dev libelf-dev
;在Fedora系統上,運行sudo dnf install gcc rust cargo
;在Arch Linux系統上,運行sudo pacman -S rust cargo
。sudo apt install linux-headers-$(uname -r)
),確保Rust能訪問內核API。6. 調試與測試
launch.json
文件設置斷點、單步調試;或在終端運行rust-gdb target/debug/project_name
啟動調試會話。src
目錄下創建tests
文件夾或在代碼中使用#[test]
屬性定義測試函數,運行cargo test
即可執行所有測試用例,查看測試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