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 OpenSSL 加密原理主要基于 OpenSSL 庫,這是一個廣泛使用的開源加密庫。OpenSSL 提供了多種加密算法,包括對稱加密、非對稱加密和哈希函數等。以下是 OpenSSL 加密的一些基本原理:
對稱加密:對稱加密使用相同的密鑰進行加密和解密。常見的對稱加密算法有 AES(高級加密標準)、DES(數據加密標準)和 3DES(三重 DES)。在 OpenSSL 中,可以使用 EVP_EncryptInit_ex() 和 EVP_DecryptInit_ex() 函數初始化加密和解密上下文,并使用 EVP_EncryptUpdate() 和 EVP_DecryptUpdate() 函數進行加密和解密操作。
非對稱加密:非對稱加密使用一對密鑰,即公鑰和私鑰。公鑰用于加密數據,私鑰用于解密數據。常見的非對稱加密算法有 RSA、ECC(橢圓曲線加密)和 DH(Diffie-Hellman)。在 OpenSSL 中,可以使用 EVP_PKEY_new() 創建一個新的密鑰對,然后使用 EVP_PKEY_set1_RSA() 或 EVP_PKEY_set1_EC_KEY() 設置公鑰或私鑰。接下來,可以使用 EVP_PKEY_encrypt() 和 EVP_PKEY_decrypt() 函數進行加密和解密操作。
哈希函數:哈希函數將輸入數據轉換為固定長度的輸出,通常稱為哈希值。哈希函數具有不可逆性,即無法從哈希值還原原始數據。常見的哈希函數有 SHA-1、SHA-256 和 MD5。在 OpenSSL 中,可以使用 EVP_DigestInit_ex()、EVP_DigestUpdate() 和 EVP_DigestFinal_ex() 函數計算數據的哈希值。
數字簽名:數字簽名是一種使用非對稱加密技術實現的簽名方法。發送方使用自己的私鑰對數據進行簽名,接收方使用發送方的公鑰驗證簽名的有效性。在 OpenSSL 中,可以使用 EVP_SignInit_ex()、EVP_SignUpdate() 和 EVP_SignFinal_ex() 函數生成數字簽名,然后使用 EVP_VerifyInit_ex()、EVP_VerifyUpdate() 和 EVP_VerifyFinal_ex() 函數驗證簽名。
這些加密原理在 Ubuntu 系統中的 OpenSSL 庫中得到了實現,可以用于保護數據的機密性、完整性和真實性。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加密算法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