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Debian系統下使用GCC編譯器時,有一些常用的編譯選項可以幫助你優化代碼、啟用調試信息、指定輸出文件名等。以下是一些常用的GCC編譯選項及其設置:
-o <文件名>
:指定生成的可執行文件名,默認為a.out
。-c
:只編譯源代碼生成目標文件(.o
文件),不進行鏈接。-S
:只編譯源代碼生成匯編文件(.s
文件),不進行鏈接。-E
:只進行預處理,不進行編譯、匯編或鏈接。-Wall
:開啟所有常見的警告信息,有助于發現潛在的問題和錯誤。-w
:關閉編譯時的警告信息。-g
:生成調試信息,使調試器(如gdb)能夠調試程序。-O0
:不進行優化處理,這是默認值。-O1
:進行基本優化,適用于大多數情況。-O2
:進行更多的優化,通常比-O1
生成的代碼更快。-O3
:進行最高級別的優化,包括內聯函數等,但可能會增加編譯時間。-I <目錄>
:指定額外的頭文件搜索路徑。-L <目錄>
:指定庫文件搜索路徑。-l <庫名>
:鏈接指定的庫文件。-static
:禁止使用動態庫,生成靜態鏈接的程序。-shared
:生成動態鏈接的程序。-ggdb
:生成供gdb使用的調試信息。-g
:生成調試信息,適用于gdb調試。-pg
:在程序中加入代碼,執行時生成性能分析信息。-v
:打印編譯過程的詳細信息。-std=<語言標準>
:指定編譯時遵循的語言標準,如-std=c99
。-march=<架構>
:指定目標平臺的體系結構。-mtune=<CPU>
:指定目標平臺的CPU以便GCC優化。以上信息來源于多個搜索結果,可以根據具體的編譯需求選擇合適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