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centos緩存配置技巧

小樊
46
2025-08-02 08:07:37
欄目: 智能運維

在CentOS系統中,緩存配置是一個重要的優化步驟,可以顯著提高系統性能和響應速度。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緩存配置技巧:

1. 文件系統緩存

  • 查看當前緩存使用情況

    free -h
    

    或者

    vmstat -s | grep cache
    
  • 調整緩存大小:通常不需要手動調整文件系統緩存,因為Linux內核會自動管理。但如果你確實需要調整,可以通過修改 /etc/sysctl.conf 文件來實現:

    echo "vm.vfs_cache_pressure=50" >> /etc/sysctl.conf
    sysctl -p
    

    這個參數控制內核回收緩存的壓力,值越低,內核越傾向于保留緩存。

2. DNS緩存

  • 安裝nscd

    sudo yum install nscd
    
  • 啟動并啟用nscd服務

    sudo systemctl start nscd
    sudo systemctl enable nscd
    
  • 配置nscd:編輯 /etc/nscd.conf 文件,根據需要進行配置,例如:

    enable-cache hosts yes positive-time-to-live hosts 3600 negative-time-to-live hosts 20
    

3. Web服務器緩存

Apache緩存配置

  • 安裝mod_cache

    sudo yum install mod_cache mod_cache_disk
    
  • 啟用模塊

    sudo systemctl restart httpd
    sudo a2enmod cache
    sudo a2enmod cache_disk
    sudo systemctl restart httpd
    
  • 配置緩存:編輯 /etc/httpd/conf.d/cache.conf 文件,例如:

    <IfModule mod_cache.c>
      <IfModule mod_cache_disk.c>
        CacheRoot "/var/cache/httpd/mod_cache_disk"
        CacheEnable disk /
        CacheDirLevels 2
        CacheDirLength 1
      </IfModule>
    </IfModule>
    

Nginx緩存配置

  • 配置緩存:編輯 /etc/nginx/nginx.conf 文件,添加緩存配置:
    http {
        proxy_cache_path /var/cache/nginx levels=1:2 keys_zone=my_cache:10m max_size=1g inactive=60m use_temp_path=off;
        server {
            location / {
                proxy_cache my_cache;
                proxy_pass http://backend;
                proxy_cache_valid 200 302 10m;
                proxy_cache_valid 404 1m;
            }
        }
    }
    

4. 數據庫緩存

MySQL緩存配置

  • 調整緩存大小:編輯 /etc/my.cnf/etc/mysql/my.cnf 文件,例如:
    [mysqld]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1G
        query_cache_size = 64M
        query_cache_type = 1
    

PostgreSQL緩存配置

  • 調整緩存大小:編輯 /var/lib/pgsql/data/postgresql.conf 文件,例如:
    shared_buffers = 25% of total RAM
    work_mem = 4MB
    maintenance_work_mem = 512MB
    

5. Redis緩存配置

  • 安裝Redis:確保系統已安裝GCC編譯器,然后下載并安裝Redis。具體步驟可以參考官方文檔。
  • 配置Redis:綁定IP地址、設置密碼、配置持久化、優化性能。

6. MinIO緩存配置

  • 配置文件位置:MinIO的配置文件通常位于 /etc/minio/minio.conf/etc/minio/conf/minio.json。
  • 設置對象存儲緩存:在配置文件中啟用緩存并設置緩存類型和大小,例如:
    {
        "enable": true,
        "type": "memory",
        "size": "1024MB"
    }
    
  • 設置對象生命周期管理:通過配置文件的 lifecycle 部分設置對象的過期時間。
  • 緩存預熱:在新數據上傳時預先加載到緩存中。

7. 內存管理

  • 查看內存使用情況:使用 free -h 命令查看內存使用情況,包括總內存、已用內存、空閑內存、共享內存、緩沖區和緩存的使用情況。
  • 清理緩存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
    
    清理頁緩存。
    echo 2 > /proc/sys/vm/drop_caches
    
    清理目錄項和索引節點緩存。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清理所有緩存。

8. 緩存優化建議

  • 合理調整內核參數:如 vm.vfs_cache_pressure 控制內核回收page與dentries的傾向性。
  • 關閉不必要的服務和進程:以減少系統資源占用。
  • 增加物理內存:當系統頻繁發生swapping時,考慮增加物理內存是最直接的優化方法。

通過上述方法,可以在CentOS系統中有效地管理緩存,從而提升系統性能和響應速度。在進行任何緩存清理或優化操作之前,請確保了解這些操作的影響,并在測試環境中驗證其效果,以避免對生產環境造成不必要的影響。

0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_中文无码日韩欧免_久久香蕉精品视频_欧美主播一区二区三区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