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t在Linux內核開發中已取得一定進展,但仍面臨一些挑戰,具體如下:
- 應用現狀:Linux內核6.1版本起開始引入Rust,目前已有部分Rust代碼被合并到主線內核,如
libcore
子集、一些硬件驅動程序原型等。像DMA映射層、PHY驅動程序等子系統已開始使用Rust編寫,且Rust for Linux項目還在持續開發新的驅動和內核模塊。
- 優勢體現:Rust的所有權模型、借用檢查器和生命周期規則可避免內存安全漏洞,如空指針、數據競爭等問題。同時,其零成本抽象和現代語法特性,能保證性能與C/C++相當,且代碼更清晰易維護。
- 面臨挑戰:一方面,Linux社區對Rust的接受度有待提高,部分維護者對Rust代碼審查和調試存在困難,擔心增加維護負擔。另一方面,Rust與C語言的互操作性存在問題,安全橋接可能需要冗長的膠水代碼或謹慎使用
unsafe
塊。此外,Rust內核開發相關的工具鏈和調試工具仍在發展中,不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