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WebLogic在Debian上的集群配置怎么做

小樊
35
2025-10-21 12:04:23
欄目: 智能運維

WebLogic在Debian上的集群配置步驟

1. 環境準備

  • 操作系統:確保使用Debian最新穩定版本(如Debian 11/12),并更新系統軟件包: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upgrade -y
    
  • 硬件要求:至少2核CPU、8GB內存、200GB存儲空間(生產環境需根據負載調整)。

2. 安裝Java環境

WebLogic依賴Java運行環境(推薦使用Oracle JDK 8或OpenJDK 11+),以下以OpenJDK 11為例:

sudo apt install -y openjdk-11-jdk
# 驗證安裝
java -version  # 應輸出Java 11版本信息

注意:若使用Oracle JDK,需從Oracle官網下載并手動安裝,配置JAVA_HOME環境變量(指向JDK安裝目錄)。

3. 下載并安裝WebLogic Server

  • 下載安裝包:從Oracle官方網站下載WebLogic Server Linux版本(如12c R2或14c),選擇“Generic”安裝包(如wls12220-generic.jarfmw_14.1.1.0.0_wls_lite_linux_x64.zip)。

  • 安裝WebLogic

    # 解壓安裝包(以Generic包為例)
    java -jar wls12220-generic.jar
    # 按照安裝向導選擇“Custom”安裝類型,指定安裝目錄(如/opt/weblogic)
    

    或使用壓縮包安裝:

    unzip fmw_14.1.1.0.0_wls_lite_linux_x64.zip -C /opt/weblogic
    sudo chown -R weblogic:weblogic /opt/weblogic  # 設置所有權(可選)
    
  • 設置環境變量:編輯/etc/profile,添加以下內容:

    export WEBLOGIC_HOME=/opt/weblogic
    export PATH=$WEBLOGIC_HOME/bin:$PATH
    source /etc/profile  # 使變量生效
    

4. 創建WebLogic域

域是WebLogic的基本管理單元,包含集群配置、服務器實例等信息。使用config.sh腳本創建域:

cd /opt/weblogic
./config.sh -mode=console  # 圖形化創建(推薦新手)

關鍵配置項

  • 域名稱(如mydomain)、域目錄(如/u01/app/weblogic/domains/mydomain);
  • 管理服務器名稱(如AdminServer)、監聽端口(如7001);
  • 選擇“創建新的WebLogic域”模板。

5. 配置集群

集群配置可通過圖形化控制臺WLST命令行完成:

方法一:圖形化控制臺(推薦)
  1. 訪問控制臺:http://<管理服務器IP>:7001/console,使用管理員賬號登錄。
  2. 導航至環境 → 集群,點擊“新建”。
  3. 輸入集群名稱(如myCluster),選擇目標服務器(如AdminServer),配置集群參數(如集群消息傳遞協議為t3)。
  4. 點擊“完成”,保存配置。
方法二:WLST命令行
  1. 進入WLST腳本模式:
    cd /opt/weblogic/bin
    ./wlst.sh
    
  2. 連接到管理服務器:
    connect('weblogic', 'weblogic123', 't3://<管理服務器IP>:7001')
    edit()
    startEdit()
    
  3. 創建集群:
    cmo.createCluster('myCluster')
    cmo.setClusterMBeanAttribute('myCluster', 'TargetServers', ['AdminServer', 'managed1', 'managed2'])  # 指定集群成員
    save()
    activate()
    disconnect()
    exit()
    
    注意managed1、managed2需提前創建為托管服務器(見步驟6)。

6. 創建并配置托管服務器

托管服務器是集群中的工作節點,需在每臺Debian服務器上創建:

  1. 使用WLST創建托管服務器:
    connect('weblogic', 'weblogic123', 't3://<管理服務器IP>:7001')
    edit()
    startEdit()
    serverConfig()
    cmo.createServer('managed1')  # 創建托管服務器
    cmo.setListenAddress('<節點IP>')  # 設置節點IP
    cmo.setListenPort(8001)  # 設置監聽端口(需唯一)
    assign('Cluster', 'myCluster', 'Server', 'managed1')  # 將托管服務器加入集群
    save()
    activate()
    disconnect()
    exit()
    
  2. 啟動托管服務器:
    cd /opt/weblogic/user_projects/domains/mydomain/bin
    ./startManagedWebLogic.sh managed1 t3://<管理服務器IP>:7001
    

7. 配置集群參數

  • 負載均衡:在控制臺導航至集群 → 負載均衡,選擇算法(如“輪詢”“加權輪詢”),配置健康檢查(如HTTP探測)。
  • 會話復制:在控制臺導航至集群 → 會話復制,啟用“內存中會話復制”,配置復制組(如myReplicationGroup),確保集群成員間同步會話數據。

8. 啟動集群

  1. 啟動管理服務器:
    cd /opt/weblogic/user_projects/domains/mydomain/bin
    ./startWebLogic.sh
    
  2. 啟動所有托管服務器:
    ./startManagedWebLogic.sh managed1 t3://<管理服務器IP>:7001
    ./startManagedWebLogic.sh managed2 t3://<管理服務器IP>:7001
    
  3. 驗證集群狀態:通過控制臺環境 → 集群查看集群成員狀態(應為“運行中”)。

9. 驗證集群功能

  • 部署應用:將應用(如WAR文件)部署到集群,選擇“集群”作為目標。
  • 測試負載均衡:訪問應用URL(如http://<節點IP>:8001/myapp),通過多次刷新驗證請求是否分發到不同托管服務器。
  • 測試會話復制:在應用中創建會話(如登錄),重啟某臺托管服務器,驗證會話是否保留。

注意事項

  • 時間同步:所有節點需安裝ntp服務,確保時間同步(避免會話復制、集群通信問題):
    sudo apt install -y ntp
    sudo systemctl enable --now ntp
    
  • 網絡配置:確保節點間網絡互通(開放7001、8001等端口),防火墻允許相關流量。
  • 高可用性:建議配置Node Manager(用于遠程管理托管服務器),提升集群容錯能力。

以上步驟提供了WebLogic在Debian上的基本集群配置流程,實際生產環境需根據需求調整(如配置數據庫連接池、SSL加密、JMS集群等)。建議參考Oracle官方文檔獲取更詳細的指導。

0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_中文无码日韩欧免_久久香蕉精品视频_欧美主播一区二区三区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