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config
是一個用于配置和顯示網絡接口參數的命令行工具。在 Debian 系統中,你可以使用 ifconfig
命令查看網絡接口的狀態、配置信息以及統計信息。下面是 ifconfig
命令輸出的一些主要部分的解釋:
接口名稱:輸出的第一列顯示了網絡接口的名稱,如 eth0
(以太網接口)或 wlan0
(無線接口)。
標志(Flags):這一列顯示了接口的狀態和配置信息,如 UP
(接口已啟動)、BROADCAST
(廣播地址)、MULTICAST
(多播地址)等。還有一些其他標志,如 LOOPBACK
(回環接口)和 LOWER_UP
(物理層已連接)。
MTU:最大傳輸單元(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表示網絡接口可以傳輸的最大數據包長度。單位是字節。
inet:這一列顯示了IPv4地址。如果有多個IPv4地址,它們將用逗號分隔。如果沒有IPv4地址,這一列將為空。
inet6:這一列顯示了IPv6地址。如果有多個IPv6地址,它們將用逗號分隔。如果沒有IPv6地址,這一列將為空。
ether:這一列顯示了網絡接口的MAC地址(媒體訪問控制地址)。格式為 XX:XX:XX:XX:XX:XX
。
RX packets:接收數據包的數量。這個計數器會在接口接收到數據包時遞增。
TX packets:發送數據包的數量。這個計數器會在接口發送數據包時遞增。
RX errors:接收數據包時發生的錯誤數量。
TX errors:發送數據包時發生的錯誤數量。
collisions:發生沖突的數據包數量。沖突通常發生在使用 CSMA/CD 協議的網絡中,如以太網。
rx packet length:接收數據包的平均長度。
tx packet length:發送數據包的平均長度。
要查看所有網絡接口的信息,只需在終端中輸入 ifconfig
。如果你想查看特定接口的信息,可以在命令后添加接口名稱,如 ifconfig eth0
。
需要注意的是,ifconfig
命令在某些 Debian 版本中可能已被棄用,取而代之的是 ip
命令。你可以使用 ip addr
和 ip link
命令來查看網絡接口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