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回收站(Trash)功能詳解
Ubuntu的回收站(官方稱為“Trash”)是系統提供的臨時文件存儲機制,核心作用是避免用戶誤刪文件導致數據永久丟失。與Windows回收站類似,它將刪除的文件移動至特定目錄而非直接擦除,為用戶提供恢復機會。
回收站的物理路徑位于用戶主目錄下的隱藏文件夾中,標準路徑為:
~/.local/share/Trash/
(如/home/username/.local/share/Trash/
)。
該目錄包含三個關鍵子目錄:
Delete
觸發此操作。rm
命令刪除文件時,默認會直接永久刪除(繞過回收站)。若需將文件移至回收站,需安裝trash-cli
工具(sudo apt install trash-cli
),并使用trash-put filename
命令。trash-restore
命令(需提前安裝trash-cli
),按提示選擇需恢復的文件編號。rm -rf ~/.local/share/Trash/*
命令(謹慎使用,此操作不可逆);或使用trash-empty
命令(trash-empty 0
表示清空所有回收站內容)。通過dconf-editor
工具可調整回收站最大存儲空間:
dconf-editor
(sudo apt install dconf-editor
);dconf-editor
,導航至org -> gnome -> desktop -> nautilus -> trash
;max-size
值(單位:字節,如1GB=1073741824)。在文件管理器“首選項”→“行為”選項卡中,勾選或取消勾選“刪除文件時將其移動到回收站”,可控制刪除操作的默認行為。
chmod 700 ~/.local/share/Trash
),防止其他用戶查看或修改敏感文件。shred
命令(shred -u filename
)覆蓋文件內容后再刪除,避免數據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