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系統中,"trigger"通常指的是某個事件或動作被觸發時執行的程序或腳本
要實現這個功能,你可以使用auditd
這個強大的Linux內核子系統,它允許你監控和記錄系統中的各種事件。以下是如何使用auditd
來觸發用戶操作的步驟:
安裝auditd
:
對于大多數Linux發行版,你可以使用包管理器來安裝auditd
。例如,在Debian和Ubuntu上,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安裝:
sudo apt-get install auditd audispd-plugins
在Red Hat和CentOS上,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安裝:
sudo yum install audit
配置auditd
:
創建一個新的審計規則文件,例如/etc/audit/rules.d/user_trigger.rules
,并添加以下內容:
-a exit,always -F arch=b32 -S execve -S execveat -k user_trigger
-a exit,always -F arch=b64 -S execve -S execveat -k user_trigger
這些規則會監控32位和64位系統上的execve
和execveat
系統調用,當這些系統調用被觸發時,auditd
會將相關事件記錄到日志文件中(默認為/var/log/audit/audit.log
)。同時,我們還定義了一個名為user_trigger
的鍵,用于過濾和搜索相關事件。
啟動并激活auditd
服務:
啟動auditd
服務并將其設置為開機自啟:
sudo systemctl start auditd
sudo systemctl enable auditd
創建觸發腳本:
創建一個名為/usr/local/bin/user_trigger_script.sh
的腳本文件,并添加以下內容:
#!/bin/bash
echo "User triggered action at $(date)" >> /var/log/user_trigger.log
確保腳本具有可執行權限:
sudo chmod +x /usr/local/bin/user_trigger_script.sh
將觸發腳本添加到審計規則:
修改之前創建的審計規則文件,將user_trigger_script.sh
添加到-k user_trigger
事件之后:
-a exit,always -F arch=b32 -S execve -S execveat -k user_trigger
-a exit,always -F arch=b64 -S execve -S execveat -k user_trigger
-a exit,always -F arch=b32 -S execve -S execveat -k user_trigger -p x -k user_trigger_script
-a exit,always -F arch=b64 -S execve -S execveat -k user_trigger -p x -k user_trigger_script
這里,我們添加了兩條規則,分別監控32位和64位系統上的execve
和execveat
系統調用,并在事件被觸發時執行user_trigger_script.sh
腳本。
現在,每當有用戶觸發execve
或execveat
系統調用時,auditd
都會記錄相關事件,并執行user_trigger_script.sh
腳本。你可以根據需要修改審計規則和觸發腳本來滿足你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