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Linux下MongoDB查詢速度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
索引優化
- 為高頻查詢字段創建單字段索引,避免過度索引。
- 多字段查詢使用復合索引,注意字段順序(高選擇性字段優先)。
- 利用覆蓋索引避免回表查詢,減少磁盤I/O。
- 定期用
explain()
分析查詢計劃,刪除冗余索引,重建碎片化索引。
-
查詢語句優化
- 用投影(
projection
)限制返回字段,減少數據傳輸量。
- 用
limit()
限制結果集大小,避免全表掃描。
- 避免
$where
、$regex
等全表掃描操作符,改用索引友好型查詢。
-
硬件與配置優化
- 配備SSD硬盤,提升I/O性能。
- 增加內存,擴大WiredTiger緩存(建議設為物理內存的50%-70%)。
- 調整
mongod.conf
參數,如net.maxIncomingConnections
控制并發連接數。
-
架構與維護優化
- 大數據集采用分片(Sharding)水平擴展,合理選擇分片鍵避免數據傾斜。
- 使用副本集(Replica Set)提升讀取負載能力。
- 定期清理無用數據,監控慢查詢日志,優化異常查詢。
-
應用程序優化
- 使用連接池減少連接開銷,避免頻繁創建/關閉連接。
- 盡量在數據庫層完成數據聚合,減少應用層處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