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的優先級(priority)決定了進程或線程在執行時的調度順序
Real-time(實時):實時優先級是最高的,用于確保任務在規定的時間內得到執行。實時任務通常具有嚴格的截止時間要求,如果無法滿足這些要求,系統可能會采取剝奪式調度策略,從低優先級任務中搶占資源。實時任務的優先級范圍通常是1-99。
High priority(高優先級):高優先級任務用于執行對系統性能要求較高的任務,例如圖形處理、音頻編解碼等。高優先級任務的優先級范圍通常是10-99。普通用戶創建的任務默認屬于這個類別,但可以通過nice命令降低其優先級。
Normal priority(普通優先級):普通優先級任務是最常見的任務類型,包括大多數用戶進程和服務。它們的優先級范圍通常是0-99。普通用戶可以創建和修改這些任務的優先級,但通常不建議隨意更改,以免影響系統性能。
Low priority(低優先級):低優先級任務主要用于執行對系統性能影響較小的任務,例如后臺數據備份、日志記錄等。低優先級任務的優先級范圍通常是100-199。這些任務通常不會影響用戶的正常使用,但在系統資源緊張時,它們可能會被系統延遲執行。
需要注意的是,Linux調度器會綜合考慮進程的優先級、CPU親和性、I/O等待等多種因素來決定任務的執行順序。因此,在實際應用中,不同優先級的任務可能會因為這些因素而表現出不同的執行順序。